最近,遼寧省在全國首次公布人口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對生育二孩家庭給予獎勵,要將遼寧省總和生育率從2015年的0.9提高到2030年的1.8。而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家衛健委也正在組織專家,研究獎勵生育的相關問題。
近兩年來,嚴峻的人口形勢已引起了社會的重視。放開二孩才兩年時間,獎勵生育的政策就開始進入議程,說明政府在人口問題上的糾偏速度是比較快的。一直呼吁獎勵生育的人口學家梁建章日前撰文指出,要有效地提高生育率,至少要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到5%來補貼和獎勵生育,這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GDP的5%大約是4萬億元,每年4萬億元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按梁建章的說法,這4萬億元分配到2億多孩子身上每人每年只有1萬多元,只有這樣大的財政力度才能使一部分人改變想法,多生一個小孩。
筆者認為,獎勵生育應成為全民共識,但完全依賴財政刺激并不是提高生育率最合理的方式。生育率隨經濟發展降低是基本規律,其影響因素中有些難以改變,但住房、教育、看護成本理論上是可以通過政策來調節的。減稅或財政直補相當于由社會負擔一部分養育成本,但正如梁建章所言,力度太小難以起到效果,每年4萬億元才比較有效。筆者對此并不懷疑。
5%的補貼力度大概接近于“國家包把孩子養大”,但國家幫個人養孩子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它還將引起稅收、養老、就業等方面的相應變化,中國經濟結構將因此徹底改變,變成一個徹底的福利經濟國家,其后果難以預料,所以,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方案。
其實,生不生孩子不只與“錢”有關,還與信心有關。中國文化中有強烈的利他主義色彩,父母會為孩子的一生著想。即便孩子可由“國家養大”,但如果下一代不能處于公平的競爭環境,缺少向上的機會,人們的生育意愿仍然會大受影響。儒家文化圈經濟體(香港、澳門、新加坡、韓國)生育率位于世界最低之列,政府也普遍采取了一些鼓勵生育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這與這些地區社會貧富差距極大,人們精神苦悶有關。日本出現不戀愛不結婚不生育的“低欲望”一族,其實是階層固化和社會前景灰暗的反映。目前中國年輕一代中也出現了不愿結婚不愿生孩子的現象,究其原因,有些竟然是出于“不愿讓下一代再受苦”。
所以,冒著不可預知的風險以超強的財政力度提高生育率,并非一個好的政策選項。應發揮財政補助的作用,將主要精力放在縮小貧富差距,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讓人們對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充滿信心,進而刺激生育率的提高,這更加合理。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