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原副主席劉新華在接受證券時報專訪時指出,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資本市場要把防范風險作為重中之重。
劉新華指出,去年經濟社會發展有一些突出方面,經濟結構調整趨勢合理,服務業增加值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1.6%,新增1351萬的就業崗位使得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社會穩定性有了保證,民生改善日益提高,對經濟增長的追求從過去注重建設發展到現在側重民生服務和消費,這一重要轉變顯示出政府把民生的發展作為重要責任。同時,國際收支達到了基本平衡,隨著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未來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劉新華建議,要繼續擴大經濟、金融領域雙向開放,不開放會失去發展機遇,要把握開放的大方向,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中,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中國方案、中國標準、中國品牌等,要注重核心技術的引進,軟規則的引進,健全金融監管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資本市場要把防范風險作為重中之重。
劉新華指出,在國際環境日益多元的情況下,財政收支保持了基本平衡很不容易,成果顯著,建議要科學嚴謹、統籌安排減稅減費,怎么運用好減稅減費的資源需思考,要科學嚴謹地減、下功夫做好分析。比如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問題,到底多少合適,既要著眼當前,又要注重可持續性。此外,還需強化債務管理,摸底存量,控制增量,強化監管,對存量債務采取一些措施,如置換、債轉股等,但也需注意這些措施有可能會產生新問題,對此必須高度關注,有些是名義上的減少,如政府購買服務形成變相債務,需從強化監管方面進行約束,對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底數要摸清。
劉新華還表示,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要做好主板和創業板的改革,充分發揮主板市場的功能,輻射力度應該進一步增強,實現多元化為實體經濟服務,服務的范圍應該不斷地拓展。努力增加制度供給和包容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的支持力度。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協調債券市場的統籌發展,引導期貨與衍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19:15 | 福萊新材受邀出席京東方全球創新伙... |
19:13 | 金達威:公司在美國的收入主要來自... |
19:13 | 濮耐股份:公司的高活性氧化鎂沉淀... |
19:13 | 焦作萬方: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是鋁液... |
19:13 | 泰和科技:在人機交互領域,泰和科... |
19:13 | 漢宇集團:公司參股公司優巨新材具... |
19:13 | 奧克股份:公司PEO固態電解質領域... |
19:13 | 亨迪藥業:公司已于2025年6月取得... |
19:13 | 奧特佳:截至2025年9月10日收盤,... |
19:13 | 英諾激光:3D打印是公司的下游場景... |
19:13 | 盈方微:公司分銷業務代理的產品包... |
19:13 | 同星科技:公司暫未生產水冷板、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