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昨日表示,要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等惡性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責任,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證監會指出,上市公司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是證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毀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破壞市場信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毒瘤”,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2019年以來,證監會立足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總體目標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工作要求,強化協同,嚴格標準,優化機制,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已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立案調查,對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財務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具體來看,這些案件呈現四方面特點。一是造假周期長,涉案金額大。經查,索菱股份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虛構海外業務、偽造回款單據,虛增巨額利潤。二是手段隱蔽、復雜。經查,藏格控股2017年7月至2018年串通上百家客戶,利用大宗商品貿易的特殊性實施造假。三是系統性造假突出。經查,龍力生物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為虛增公司利潤,定期通過刪改財務核算賬套實施造假。四是主觀惡性明顯。經查,東方金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以全資孫公司為平臺,虛構翡翠原石購銷業務,通過造假方式實現業績目標。
此外,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往往伴生未按規定披露重大信息、大股東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未能勤勉盡責執業,“看門人”作用缺失的問題依然突出。
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的從嚴從重從快打擊就是證監會的工作重點。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自2019年至今年一季度共出現160多起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法案件,不少涉及財務造假;2020年以來,14家上市公司披露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4月中旬以來,幾乎每天1家。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重拳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詐等惡性違法行為,用足用好新《證券法》,集中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責任,加大證券違法違規成本,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堅決凈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市場紀律和市場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