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25年來,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有序深化,不僅加速了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也保障了兩地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自滬深港通開通以來,截至今年7月1日,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為1.7萬億元,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為2.06萬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互通推進了兩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滬深港通成為了重要的投資渠道,不僅提升了兩地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提高了流動性,進一步推動兩地金融市場多層次、多元化發展;同時也為上市企業提供多種金融支持,滿足公司不同類型的融資需求,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市場結構
滬港通和深港通分別于2014年和2016年開通。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互通機制運行以來,促進兩地市場結構優化,為A股市場注入了更多的長期機構投資者力量,豐富和優化了A股的投資者結構。此外,互聯互通機制還推動兩地市場制度、法律加快完善,促進跨境監管執法和風險防范能力提升。
“對投資者而言,互聯互通增加了境內和境外投資者的投資渠道,簡化了資金入市的程序,提高了投資者投資兩地資本市場的便利性。”陳靂表示。
從滬深港通標的調整情況來看,今年以來,滬股通新納入40只股票,深股通新納入76只股票。分行業來看,生物醫藥、計算機、化工行業占比居前,分別有15家、14家、11家。在周茂華看來,新納入的股票科技屬性明顯提升,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前景廣闊。
內涵不斷豐富
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完善滬深港通機制。例如6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納入互聯互通相關安排的公告》,明確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拓展至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同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的決定》,明確滬股通和深股通投資者不包括內地投資者,規范內地投資者返程交易行為,對“假外資”從嚴監管。
7月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后適用稅收政策問題的公告,明確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后,適用現行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有關稅收政策。
“現階段,互聯互通仍然存在入市門檻相對較高和交易品種不夠齊全的問題。無論是滬深港通還是ETF,仍然只是納入了兩地市場的部分交易品種,投資選擇比較有限。”陳靂表示,在此背景下,建議持續推進互聯互通制度改革,盡快納入更多的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以提高兩地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21:28 | 國瑞科技:關于董事辭任暨選舉職工... |
21:28 | 益佰制藥:關于收到貴州省藥品監督... |
21:28 | 天龍股份:董事、高管減持股份計劃... |
21:28 | 石頭科技:關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 |
21:28 | 長榮股份:關于收購金昌恩馳新能源... |
21:28 | 再升科技:關于終止現金收購四川邁... |
21:28 | 隆華科技:公司目前沒有直接與機器... |
21:28 | 融發核電:公司主要從事高端裝備機... |
21:28 | 濮耐股份:公司具備99氧化鎂的生產... |
21:28 | 泰林生物:股東人數信息請參閱公司... |
21:28 | 東寶生物:公司未向骨膠水生產廠家... |
21:28 | 滄州明珠: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隔...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