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近年來,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相關政策持續加碼。例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政策精準幫扶促企業“加速跑”。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已達4.8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000家左右。
區域性股權市場也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成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21年11月份,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提出“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廣設立‘專精特新’專板”。政策引導下,多家運營機構紛紛設立“專精特新”專板,或在其他相似功能板塊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
目前,全國35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中,已有25家設立“專精特新”板塊,掛牌展示“專精特新”企業合計4584家,累計服務企業融資266.51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近期走進市場探冷暖,與近10家運營機構進行溝通,嘗試為區域性股權市場及“專精特新”專板的運行情況畫像。
廣東股交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廣東股交早在2019年就啟動了“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板”,為不同階段的入板企業定向提供多元化服務;今年3月份,廣東股交從服務對象、內容、措施等方面對該板塊進行業務升級,并將板塊名稱變更為“廣東專精特新板”,目前,板塊聚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4家。
湖南股交所“專精特新”專板于今年6月30日開板,定位于企業上市的“孵化港”和“加速器”。湖南股交所總經理余春暉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首批21家“專精特新”企業集體掛牌,這些企業具備穩定的營收和利潤,并具有科技屬性強、獲得股權投資、有明確上市計劃等特點,其中恒信新材、美瑞科技、潤偉智能等企業已與財信證券等券商簽約啟動IPO,開元機電、金陽稀碳等企業已獲得股權投資。
此外,上股交、北股交、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內蒙古股交中心”)等9家運營機構的“專精特新”專板正在籌備中。
“上股交早于2015年12月份就在全國率先推出第一個實施標準化注冊制、專門服務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板(N板)。”上股交黨委書記、總經理張云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開業以來,上股交共培育出2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5家“專精特新”企業,為推動區域經濟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目前,上股交正在打造“區塊鏈+大數據”的數字化“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已形成。
北股交自2017年以來已累計服務超過1000家“專精特新”企業。北股交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當前,北股交已調動核心骨干成立“專精特新”專板工作小組,加緊研究制定專板建設方案和各項業務規章流程細則。
內蒙古股交中心總經理孫楓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內蒙古股交中心“專精特新”專板的籌建工作主要聚焦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內蒙古自治區覆蓋面廣、企業較分散,目前區域內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僅有22家,正抓緊制定培育、篩選和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的良性機制;二是計劃在服務擬上市企業的“天駿計劃”(已上線)基礎上,結合“專精特新”企業特點,做出補短板、擴體量、強產業、增融資、推上市等特色服務。
2022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認定標準,同時對“十四五”期間培育管理提出系統性要求。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育服務、引導帶動,幫助更多廣大中小企業堅持走‘專精特新’道路,并為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做足準備。”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