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月15日,《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公布,至7月15日已滿半年。
《證券日報》記者從行業人士處獲悉,《規定》發布以來,中介收費更加透明、規范,保薦費、審計和驗資費、律師費明確按項目進度分階段支付。此外,中介機構收費情況也成為監管部門關注重點之一,已有券商因收費不規范受罰。
市場人士認為,規范中介機構收費,減少中介機構與發行人利益捆綁,有助于增強中介機構執業獨立性,發揮“看門人”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明確收費原則
《規定》加強對中介機構收費等相關行為的監管,明確了收費原則,并對各類中介機構提出了具體要求。
對于上市公司的發行費用而言,中介費用主要包括券商投行的承銷及保薦費,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及驗資費,以及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費。
《規定》自2月15日正式實施。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7月15日,自《規定》正式實施以來,A股41家公司上市,合計募資340.74億元,每家公司上市平均募資8.31億元。從費用來看,平均每家公司首發發行費用8212.88萬元,其中,承銷及保薦費用、審計及驗資費用、法律費用平均分別為5366.77萬元、1549.88萬元、790.45萬元。
此前,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僅分項披露上述三類費用的金額。自《規定》實施以來,招股說明書詳細列明各類中介服務收費標準、金額以及發行人付費安排等信息。其中,保薦費、審計及驗資費、律師費,均按項目進度分階段支付。
比如,對于券商投行的承銷及保薦費,招股說明書進一步將其分為保薦費和承銷費并披露金額,明確保薦費根據項目進度分階段支付,承銷費率參考市場承銷費率平均水平,經雙方友好協商確定。
“一直以來,投行的保薦費都是按照兩個階段來收取,即上市前的推薦以及上市后的持續督導。”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承銷費率主要跟公司募集資金規模以及投行服務水平相關,比如,主板公司募集資金規模較高,承銷費率相對較低。
審計及驗資費方面,主要依據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的責任和實際工作量,以及投入的相關資源等因素確定,按照項目進度分階段支付;律師費方面,則是基于律師事務所在發行上市法律服務過程中的實際工作量、工作時間、資源投入、相關法律事務的復雜程度和工作水平等因素,經雙方友好協商確定,按照項目進度分節點支付。
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胡昊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規定》發布以來,律師事務所在證券服務業務領域的收費更加透明化、規范化,以往在上市“臨門一腳”前,簽署補充協議補齊費用的做法將不再被允許。取而代之的是,在建立法律服務關系初期,委托雙方即應按照預計工作量和復雜程度,清晰約定完整的律師服務費用。這樣不僅杜絕了“臨時惡意提價”的情況,也大大降低了為博取項目成功“鋌而走險”的可能,提高了律師執業的“客觀中立性”,對于重新建立規范的證券服務市場定價機制也有積極作用。
加強全流程風控
對中介機構收費行為規范,目的是防止相關收費行為影響其客觀公正執業,有利于形成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受訪的多位市場人士表示,《規定》實施后,中介機構執業也更加規范。
“從券商投行來看,更注重項目的合理性和規范性,不再單純追求高發行價和高募資規模,而是綜合評估項目成本等因素,挖掘企業真實價值,設定合理定價區間。同時,投行也更加謹慎地選擇項目,加強對企業的盡職調查,以確保項目符合上市要求,降低執業風險。”深圳大象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周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另外,會計師事務所更加關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嚴格按照審計準則執行審計業務,加大對企業財務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的審核力度,防止出現財務造假等問題。
律師事務所方面,華商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齊夢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對于擬IPO項目,律師事務所執業重點已經從傳統的合規審核升級為全流程風險管理,執業重心從聚焦法律文件制作轉向實質風險管控及合規體系建設。這種轉變要求律所具備整合財務、商業、法律科技等多維能力,推動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規定》還強調依法對中介機構執業行為加強監管,必要時可以采取聯合現場檢查等措施,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今年3月底,證監會對多家券商投行業務開出罰單,其中3家涉及收費不規范等問題。比如,在對某家券商的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中,證監會提出,經查,證監會發現公司存在內部制衡機制獨立性不足,部分項目的質控審核人員與內核委員重合;對外報送材料流程審批管理不到位;部分項目收費不規范等問題。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IPO企業現場檢查和現場督導覆蓋面提升,IPO撤單企業以及相關中介機構的罰單增多,進一步督促中介機構做好“看門人”。
齊夢林表示:“這表明中介機構的執業安全邊際已大幅提升,僅滿足形式合規遠遠不夠,必須建立全流程風險應對機制,做到實質合規,才能有效防控執業風險。”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00:28 |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經濟穩... |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海科技企業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