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企業資產證券化(ABS)市場再傳捷報——9月11日,隨著“京東科技-京誠系列14號7期供應鏈保理合同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等9只產品正式對外公布發行安排,年內企業ABS發行數量成功突破1000只大關,達到1006只,對應發行金額合計8902.6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企業ABS發行節奏自2022年起便呈現逐年提速態勢。從時間節點來看,2025年達成“發行破千只”這一目標,分別較2022年、2023年、2024年提前66天、53天與47天。這不僅直觀印證了市場對ABS融資工具的認可度持續攀升,更凸顯出企業通過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融資結構的效率正在加速提升,為資本市場注入強勁活力。
針對年內企業ABS發行進一步提速的原因,受訪專家表示,首先,政策環境持續優化,監管框架日益完善,為企業ABS的發行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穩定的制度保障;其次,市場參與主體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認知不斷深化,投資者結構更加多元,流動性進一步增強;最后,企業在融資成本、期限結構等方面的需求推動其更加積極地運用ABS工具,尤其基于供應鏈金融、不動產等底層資產的證券化產品創新活躍、接受度高。
資產類型不斷豐富
通過梳理年內企業ABS發行情況發現,從底層資產結構來看,市場清晰呈現出“傳統品類穩占主導、新興領域加速擴容”的特點,資產類型的豐富度較往年顯著提升。
一方面,傳統優勢品類依舊是發行“主力軍”。其中,融資租賃債權ABS(191只)、一般小額貸款債權ABS(148只)、供應鏈應付賬款ABS(141只)、企業應收賬款ABS(139只)、銀行/互聯網消費貸款ABS(132只)。這五大類傳統產品合計發行量便達751只,占年內總發行數量的比例超七成。
另一方面,新興底層資產領域的突破性增長成為市場突出亮點,尤其以數據要素、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創新品類表現搶眼。
以數據資產ABS為例,自市場首單數據資產ABS——“平安-如皋第1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數據資產)”于4月份正式發行后,數據資產ABS的創新實踐進入加速期,覆蓋場景不斷延伸,在運作模式上也進行諸多嘗試,如7月份上市的首單數據資產賦能ABS,其創新點在于引入了中國投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投保)旗下子公司中投保信裕的核心數據資產,將數據的“賦能價值”與“收益屬性”綁定,既拓寬了數據資產ABS的運作邊界,也為行業提供了全新范本。
東方金誠結構融資部執行總監張文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據資產ABS的落地,有望成為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的重要工具,并通過資金反哺機制加速科技創新轉化,該類ABS將推動“數據確權—資本對接—研發迭代”的科技金融良性循環,使得資產證券化工具服務實體經濟的范圍不斷延展。
從發行規模來看,年內大規模企業ABS產品的頻繁現身,也成為今年市場的重要特征。數據顯示,年內發行的1006只企業ABS中,發行規模在20億元及以上的有76只,同比增長11.76%。其中,“中信金融資產云帆1期實體賦能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更是以100.10億元的發行規模,不僅躋身年內企業ABS單只規模前列,更創下信托受益權ABS產品領域的規模新紀錄。
大規模產品的增多,既體現出頭部企業對ABS工具的規模化運用能力增強,也反映出市場對優質底層資產的承接能力進一步提升,為企業批量盤活大額存量資產提供了有效路徑。
在張文玲看來,基于年內企業ABS發行表現,2025年全年企業ABS市場規模有望增長30%左右,達到1.5萬億元,接近2021年企業ABS發行規模最高點。未來企業ABS市場最值得關注的“新變量”可能在于發行機制的不斷突破,如公募REITs、持有型不動產ABS、類REITS等產品之間的聯動機制。企業ABS作為權益型產品,可彌補公募REITs在資產覆蓋范圍上的不足;類REITs作為債權型產品,能提供更穩定的現金流支持,兩者結合既豐富了底層資產類型(如新興物業類型),又增強了市場流動性,形成互補。
政策市場企業協同發力
事實上,年內企業ABS發行提速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市場、企業三方協同發力的結果。
從政策層面看,今年監管部門持續優化ABS市場環境。一方面,鼓勵多行業探索資產證券化,如4月份,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統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證券化、保險等工作,助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題;9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上市和再融資、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另一方面,政策還聚焦效率提升與領域傾斜,如9月份,上海證券交易所為資產支持證券擴展分配并啟用267000—269999代碼段,清晰釋放支持ABS加速發展信號。
從市場層面而言,參與主體認知深化與投資者結構優化成為關鍵推力。隨著ABS產品逐步進入險資、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的配置視野,市場投資者從早期以券商資管、基金公司為主,拓展至銀行理財、保險資管、信托計劃等多元主體,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差異化搭配,不僅提升了市場流動性,也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ABS產品提供了承接空間。
中證鵬元結構融資評級部高級分析師孟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2023年10月份滬深交易所批準5家保險資管機構試點開展ABS業務之后,保險資管機構能夠以投資者和管理人雙重身份參與交易所ABS業務,這一參與者的亮相為ABS市場帶來了新活力。相對來說,險資資金期限較長,更青睞于久期長、收益率高的產品,而企業ABS產品現金流回報期長且較為穩定、收益相對同評級企業債更高。此外,ABS產品本身破產隔離的結構設計進一步降低了債券違約風險,也符合險資低風險的安全性偏好。
從企業需求角度看,ABS工具與企業融資訴求的高度契合,推動其運用頻率持續提升。對于有長期資金需求的企業,通過ABS實現的“資產出表”可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尤其在供應鏈金融領域,核心企業通過發行供應鏈應付賬款ABS,既能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提前回籠資金,也能降低自身應付賬款壓力,形成“雙贏”格局。此外,針對不動產、知識產權等存量資產,ABS成為企業“輕資產化”轉型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企業ABS市場在規模持續擴容的同時,也面臨基礎資產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部分產品底層資產現金流穩定性不足、資產池分散度不夠,不僅增加了信用風險,也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成為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潛在瓶頸。因此,未來要推動企業ABS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需從多維度發力破解痛點。
在孟洋看來,從發行人的角度可以考慮通過政策引導拓寬ABS產品能夠入池的基礎資產范疇,提高發行人參與ABS的動力;從投資人的角度可以通過優化二級市場交易機制、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教育的方式吸引更多元化的資金進入ABS市場,提高市場流動性。此外,應該繼續完善優化存續期管理標準、估值方法、交易機制、稅收、信息披露等基礎制度和配套政策,通過降低發行人的運作成本,提高市場效率、聚焦國家戰略重點支持的產業、降低投資者風險等多個角度深化ABS市場和實體經濟的融合。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