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受疫情在歐美等地擴散以及沙特、俄羅斯兩個原油出口大國之間價格戰等多因素影響,外圍股市接連大跌,而A股則被譽為全球的“避風港”,將與其他市場形成明顯蹺蹺板效應的呼聲甚囂塵上。
從“避風港”的角度來看,海外股市的確處于高位,而A股位置的確不高,這是事實。《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剔除3月份上市新股,3月13日,共有125只個股股價創出年內新高,以更快的速度翻盤走牛。
有道是:漲時重勢,跌時重質,在全球股市都砸出“黃金坑”之時,選擇質地優良的股票持有,獲得收益的機會才能相對較高。
通過對這125只股價創年內新高個股進行梳理發現以下四大特征:
特征一:中小創股占主流。上述125只個股中,滬市主板個股36只,深市主板個股8只,創業板個股43只,中小板個股38只,中小創股占比64.8%。
特征二:低價股數量較多。截至3月13日,全部A股均價為19.35元,上述125只個股中,有93只個股最新收盤價低于這一數值,占比74.4%。其中,股價不足10元個股達到66只,包括恒星科技、豐林集團、海航創新、獐子島、廣電電氣、悅心健康、融捷健康、匯鴻集團等在內的21只個股最新收盤價在5元以下。
特征三:業績增長確定性高。截至3月13日,上述125家公司中,共有92家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或業績預告,其中,2019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或業績預喜公司達到59家,占比64.13%。長江證券、凱發電氣、中遠海能、輝煌科技、深天地A、朗科智能等6家公司均預計2019年凈利潤同比翻番。
特征四:科技股強勢依舊。根據上述125只個股所屬行業來看,電氣設備、通信、計算機等三類行業股價創年內新高個股數量在10只以上,分別為:23只、22只、13只,其中通信、計算機均屬于科技領域。
天信投顧認為,本身A股就沒有持續下跌的基礎,包括后續的政策儲備是很豐富的,再疊加國內疫情可控,復工復產如火如荼展開,各種現象都在顯示國內情況越來越好,有經濟基本面、有政策的持續助力,最近市場的殺跌更多的還是臨時性的外圍刺激調整走勢為主。目前來看,這種劇烈波動雖然還沒有結束,而A股的抄底機會將逐步顯現。
中信證券分析師秦培景指出,流動性整體寬松的環境下,政策支持基本面“填坑”是市場的核心驅動,海外沖擊影響國內市場情緒,但3月份依然是A股全年絕佳的配置窗口;預計疫情退潮后,產業資本入場和基本面回補驅動的今年第二輪上漲將在二季度啟動。配置上,基建和科技是全年主線:一方面,建議新舊基建兩手抓;另一方面,科技板塊會繼續分化,其中科技白馬股后續調整空間有限,建議繼續堅持配置。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趙子強 張穎 吳珊)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