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10月31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23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隆重開幕。來自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信息、交通、能源、物流、原材料等領域的行業機構、高校院所和領先企業的近一千名代表,就多化交融的新階段該如何把握汽車供應鏈方向以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如何改善整零關系、系統推動跨鏈合作、培育新興供應鏈生態,如何實現技術創新、加速產業電動化智能化進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聚焦目前蓬勃發展的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須加強汽車供應鏈韌性建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是新發展階段推動我國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以“全球汽車供應鏈發展新趨勢”為主題的演講中,站在宏觀角度,指出了全球汽車供應鏈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張永偉表示,從全球區域布局來看,汽車供應鏈正在形成中、美、歐新三角格局。在中、美、歐新三角汽車供應鏈格局中,中國很可能會成為全球汽車供應鏈中心。當前,中國已形成較完備的電動化供應鏈,現階段全球約70%的電池產能在中國,在全球占重要位置。
張永偉建議,中國不僅要通過貿易,更要在供應鏈上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作貢獻,要持續圍繞汽車供應鏈信息發布、新技術發布、上下游供需對接、研發與生產協同、檢測認證、標準、金融、物流等方面建設全球性供應鏈平臺,讓汽車供應鏈成為深化中國與世界關系的紐帶。
供應鏈的能力,也決定了汽車產品的質量和品牌。管好供應鏈,才能確保品牌能夠得到全方位維護。來自品牌建設領域的專家劉平均表示,中國為全球品牌評價理論體系、標準體系、發布體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優勢產業新能源動力車的品牌集群已于去年正式成立。
隨著汽車產業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汽車供應鏈由傳統鏈式關系正在演化為多主體參與、專業分工更加融合的網狀結構。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雄表示:“以智能座艙里面簡單的車機屏為例,里面融合的供應鏈有幾十家,未來可能還會更多。因此,供應鏈管理的復雜度,對于很多汽車企業來說,是一個挑戰。”
汽車央企嵐圖汽車CEO盧放分享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的探索與實踐。他表示,在供應鏈方面,嵐圖堅持思維破圈、合作共生,堅持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用新工具服務新的戰略,堅持以用戶為先的服務策略。
蔚來汽車供應鏈發展副總裁潘昱表示,蔚來的供應鏈策略,就是跟所有的合作伙伴通過透明互信、共研創新和長期合作,達到長期綁定。
作為合資企業的代表,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制造總部專職副總部長、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建彬表示,未來東風日產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要實施本土化戰略。“國內只要有成熟的技術,我們就采用。”另外,也要內制一些“三電”產品,而且要做到供應鏈透明,共享給客戶和供應商。
汽車供應鏈策略最現實的追求是不斷壓低成本。長安汽車采購中心副總經理朱祥文分析了長安汽車的供應鏈降本策略,即“高價值的深入做,低價值的簡單做。簡單做不是不做,而是把它更簡單地提高效率。”通過技術的垂直整合、制造的代工,來降低成本;通過長安這家傳統車企在一些大型零部件方面的強大制造能力,來降低成本。
相較于車企不斷壓低供應鏈成本的“卷”,地平線總裁陳黎明表示,汽車供應商老早就卷起來了,而且卷得非常厲害。作為一家汽車供應鏈企業,希望在汽車智能化比拼的下半場,汽車供應鏈應該開放生態、合作共贏。
奧動新能源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楊燁女士也表達了合作與協作的重要性。她表示,奧動新能源將攜手整車、能源、電池、出行、城投、交運等領域的合作伙伴,強強聯手,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汽車電子事業部副總裁王巖表示,他們已經觀察到汽車供應鏈的轉變情況,這能保證整個體系的韌度。
高層論壇舉辦期間,還舉辦了“汽車產業供應鏈協同創新中心(S100)”成立儀式和車百鏈數字化平臺上線儀式。據悉,S100是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起,汽車整車企業供應鏈負責人與核心供應鏈企業相關負責人自愿組建的汽車供應鏈領域第三方協調平臺,將聚焦11項重點工作。
車百鏈(武漢)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海峰介紹,車百鏈致力于成為最權威、最智能的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希望通過大模型和動態知識圖譜技術,為企業查詢、產品查詢、供需匹配查詢提供產業鏈最全的查詢服務,打造AI智慧分析、智慧預測、智慧推薦和智慧決策的產業大腦。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表示,廣州是全國三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以12家整車制造企業、4家自動駕駛頭部企業、1200多家零部件和貿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涌現的完整汽車產業鏈,具有相對完善的產業生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之城。
(編輯 汪世軍)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