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一個初創公司如果只做單一汽車芯片業務,尤其是做大芯片,前期投入周期和試錯時間會很長,投入資源和生存挑戰也會很大。”愛芯元智CEO仇肖莘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但像愛芯元智,擁有智慧城市的主營業務,以研發所有的IP和打磨工具鏈。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打磨好的IP用在車上,構建車載芯片,汽車芯片的研發成本就可以被智慧城市產品的研發成本分攤。如此一來,車載業務才可能成為可持續的業務。”
事實上,2023年的國產智能駕駛芯片市場荊棘遍布,難題叢生——如何在保證芯片性能的前提下降本增效實現智能駕駛的量產落地?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國產化替代能否走通?對此,作為智駕芯片行業的后起之秀,愛芯元智以實際模式和銷量成績,從自己的角度提供了很多創新范式和獨特思考。
從智能座艙到艙駕一體
汽車行業掀起“芯”動能
進入智能座艙時代后,隨著運算處理復雜度呈指數級增加,傳統的功能芯片不再適用,集成了中央處理器(CPU)、AI處理單元、圖像處理單元(GPU)、深度學習加速單元(NPU)等多模塊的系統級SoC芯片應運而生。而且隨著各個主機廠越來越傾向于采用硬件預埋的方式進行智能化軍備競賽,采用單個更高算力SoC芯片或多個SoC芯片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汽車智能化轉型包括很多方面,有一部分是可感知的,有一部分是無法感知的。可感知當中包括我們說座艙越發智能化,語音交互越來越流暢,這些都是通過座艙SoC芯片實現的。”愛芯元智車載事業部總裁龔惠民表示,從電子電氣架構角度來說,座艙跟駕駛甚至汽車的總體控制未來會逐漸地融合,可能會很快實現。
IHS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和中國市場座艙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車滲透率約為49.4%和53.3%,預估到2025年國內滲透率將超過75%,高于全球59.4%的水平。2021年,全球汽車SoC市場規模為48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82億美元。
基于智能汽車領域龐大的市場前景和換代需求,愛芯元智自研了愛芯通元混合精度NPU和愛芯智眸AI-ISP兩大核心技術,二者用AI重新定義產品,全面提升能效比,拉高了行業天花板。
“傳統的ISP(圖像信號處理),芯片做好了就固定了,要是想針對某個部分調整,只能調一些有限的參數。而AI-ISP將幾個主要的模塊包括降噪、寬動態、色彩調節、銳化清晰度的調節等,用AI模型方式取代了傳統硬件模塊。”仇肖莘告訴記者,這樣的好處是,通過深度學習方式,讓整個ISP處理跟前端傳感器形成一定的相關性,通過深度學習能學到前端的特性,在后像圖像處理里面能做針對性優化,以此使圖像效果遠超傳統方式。
仇肖莘表示,愛芯智眸AI-ISP技術是愛芯第一個提出并實現量產的新技術,該技術已經在智慧城市領域大規模量產,并且引領了行業新潮流——“黑光全彩相機”,目前在智慧城市領域里面這一技術已變成各廠商的標配,這就是AI-ISP帶來的對于傳統技術突破天花板般的變革。
“汽車的智能化除了可感知的座艙技術和智能駕駛,以及一系列底層技術做支撐外,還有汽車高速傳輸、中央計算架構和區域控制器等一整套系統。”龔惠民表示,從愛芯的角度來說會積極擁抱行業趨勢,先專注于智能駕駛。從長期主義的角度來說,愛芯是一家芯片公司,會挖掘所有符合技術潮流,符合市場需求的機會點。
國產汽車芯片份額迎風起量
車載芯片公司需要主營業務支持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1-8月份中國市場乘用車標配行車ADAS功能國產SoC方案市場份額》榜單顯示,愛芯元智已經躍升為國產智能駕駛芯片市場份額第二名。在國產化替代的大背景下,憑借以高性能和高性價比優勢,自主品牌企業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信賴。
“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只要能夠提供可靠、安全、降本增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就能夠幫助車企乃至汽車行業實現智能化升級。”仇肖莘表示,愛芯元智一方面不斷深耕技術,持續提升技術自主能力,另一方面積極與行業交流合作,最終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績。
但同時,龔惠民也指出了目前車載芯片行業所面臨的行業挑戰。很多年前沒有太多人愿意做車載,原因很簡單──周期非常長,進入難度大,投資回報率低。尤其2023年資本也在收縮,需要長期奮斗才能達到平衡點。
“我覺得比較合適的做法是,有主營業務不斷提升現金流,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培育新的市場。”仇肖莘表示,這種模式的代表企業是高通,原因在于高通在擁有手機業務的同時,拓展智能駕艙,平攤研發和供應鏈成本,“這種情況下做車載是最合理、最有競爭力的”。
如果說通過“以戰養戰”的模式可以支持公司前期“活得好”,那么對于新技術產品的準確的預判定義才能保證公司“活得久”。
龔惠民坦言,車載芯片行業的挑戰非常大,這里面有幾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考慮,在某一個細分市場,芯片算力跨度很大。
另外,就是對技術的預判。“在做研發的時候,需要能預料某些技術是否會快速變化,它如果快速變化后你還要考慮下一個變化是什么,能否適應其變化進行更新迭代,需不需要做一定的靈活性在里面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化等。”龔惠民表示。綜上,市場預判能力是車載芯片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另一要義。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