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1日,按申銀萬國行業類劃分,A股共有59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38家預喜,包括27家預增、6家略增、5家扭虧;與之相對應的是,有21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預減或虧損。整體而言,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業績預告呈現兩極分化態勢。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具有知名品牌、領先技術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而深陷產品同質化困境的公司,則面臨經營挑戰。”
按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排序,上述59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20家上市公司預計業績增幅超過100%。多家業績向好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增長勢頭的大背景下,公司訂單持續放量,實現盈利增長。
例如,襄陽長源東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源東谷”)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5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62.65%到88.88%。長源東谷表示,報告期內,商用車市場的主要客戶需求穩定向好,同時新能源市場快速發展。公司在保證商用車市場銷量穩中有增的情況下,新能源混動缸體缸蓋銷量同比穩步提升,綜合帶來銷售收入的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江蘇博俊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1億元至3.87億元,同比增長47%至67%。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訂單充足,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此外,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混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車身模塊化產品收入持續增長。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將業務觸角延伸至海外等,成為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訂單持續放量的關鍵因素。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汽車產業正在朝著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趨勢發展,這將推動汽車零部件企業向三個方向突破,即高精度電機電控系統、智能駕駛傳感器與算法集成、碳纖維等新型材料應用。
不過,受汽車產業競爭加劇、“價格戰”等因素影響,也有一些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承壓。
張孝榮對記者表示:“汽車零部件企業業績分化是新能源車高歌猛進的必然結果。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帶動零部件產業鏈需求爆發,技術領先、綁定頭部車企的企業率先受益;而傳統燃油車產業鏈因市場萎縮面臨訂單壓力。”
張孝榮認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兩極分化未來會進一步加劇,技術迭代能力與市場響應速度將成為核心分水嶺。
對于業績承壓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張孝榮建議,這些企業需加速轉型,優化產品結構,加速向新能源賽道轉型;同時,還要注重降本增效,深化成本管控,通過工藝改進提升毛利率。此外,還要積極拓展海外客戶,利用國內供應鏈優勢參與國際競爭。
00:29 | 共話科創板 寄語新未來 |
00:24 | 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頭部影視公司尋... |
00:24 | 京東領投3家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 密... |
00:24 | 人形機器人企業頻攬大單 加速“解... |
00:24 | 行業景氣度提升 風電零部件上市公... |
00:24 | 下游訂單放量 多家汽車零部件公司... |
00:24 | 清涼經濟乘“熱”而上 家電上市公... |
00:24 |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計交付規模超50萬... |
00:24 | “十四五”期間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成... |
00:24 | 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調整 部分... |
00:24 | 供需兩端支撐 鉑金價格年內漲超五... |
00:20 | 公募FOF選基策略揭曉 多元資產框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