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南
2018年3月7日,第三批光伏領跑者基地首個招標項目在吉林白城“落槌”。盡管最終入選企業中標價并未突破0.4元/千瓦時的大關,但競標過程中報出的0.39元/千瓦時的低價一度令業內嘩然不已。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這一競標價格已逼近當地燃煤上網電價的0.37/度。也就是說,如果報價企業是在確保相應利潤的基礎上給出的上述報價(而非以虧損換項目),那么,中國光伏在不考慮碳排放的前提下,甚至已經進入了平價上網時代。
盡管對“領跑者”中頻頻出現超低價,業界也有不同觀點,但經《證券日報》記者多放采訪,似乎這一價格也并未超出大多數光伏企業想象之外。
特殊條件造就的0.39元/度
當然0.39元/千瓦時只有在特殊的自然條件以及非技術成本足以支撐的前提下方可實現,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白城領跑者招標中報出0.39元/千瓦時超低價的均為央企。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11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7年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優選結果公示》,吉林省白城市獲批光伏領跑者基地,總規模達到2GW。此外,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提出項目所在地水平面總輻射年總量分別為大安市5304.5MJ/﹏、鎮賚縣5390.1MJ/﹏。而在用地成本方面,例如白城市政府承諾:基地土地將按照流轉的方式供投資企業使用,使用標準為租用未利用地200元/畝年,交付方式為25年一次性繳納。
在《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價格也并非完全脫離理性。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技術標準部副總經理王淑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利率相對比較低,原來評價項目全部投資收益率8%,0.39元/千瓦時的電價肯定做不到8%。如果能拿到較低的利率,雖然總投資收益率不高,但資本金收益率還算可以。另外,如果還款年限拉到足夠長,現金流比較穩定,也沒有關系。”
“國內融資成本比較高,在4.95%的融資成本,所以大家要求資本金的收益率一般是要求12%的收益率,但是央企資金比較好,可以下幅10%的資金成本,甚至有些企業有國開行提供綠貸等這一類的條件,利率會更低一些。”王淑娟進一步分析道:“還款年限10年、15年、20年,資本金收益率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如果還款年限能到15或20年,資本金收益率要求10%的話,0.39元的電價是可以做的下來的。”
平價上網正加速來臨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光伏投標中標價越來越低,這主要歸功于整個行業對低成本高效產品技術的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導致開發成本越來越低,競標價格下降乃是必然趨勢。隨著平價上網時代來襲,如果產品成本跟不上市場步伐,那么它終將會淘汰。”
面對市場對高效產品的旺盛需求,國內企業也已紛紛取得實質性突破。莊英宏表示:“自2017年9月公司自主研發的半片高效組件實現量產且順利出貨后,目前技術團隊正加大對高功率密柵組件技術的研發。該技術擁有衰減率低、耐高溫和發電效率高等特點,可進一步促進度電成本的下降。”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博士則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超高效發電技術是迅速實現平價上網的手段。現階段,晉能科技正持續提升高效多晶、PERC單晶以及超高效異質結三代產品的發電功率與發電效率,預計5年內,晉能科技三大產品的電池效率將有4%-6%的提升,效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針對超高效異質結產品中高成本部分,晉能科技已制定了專項降本計劃,其中包括與供應商共同開發全新的導電銀漿、不斷優化耗材量等多元化舉措。”
產業技術的迭代升級是促使近年來領跑者競標價格持續走低的一個關鍵因素,但與領跑者基地建設相關的土地、基建等非技術條件也不容忽視。晶科電力在第三批領跑者中,已經位居前列。晶科電力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一直致力于創新能力方面的投入,這為技術方案準備提供了堅強支撐,攻克了領跑者工程設計方面的一系列技術難題,在項目交付能力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在采購、供應鏈和運維方面的規模經濟效益,在更大范圍內,最優化地配置資源。在運行管理方面,公司進行了區域的深度整合,設立各省分公司,2個超大集控中心和多個區域控制中心,加強人員培訓,深入開展區域化電站經營管理,各項經營指標穩步提升,電站滿發和超發比率以及年收入水平居于行業前列。在戰略戰術方面,晶科電力對此次領跑者的空前激烈競爭有了預期估計,因為部分項目采用聯合招標形式,優勢互補。公司也憑借其強大的綜合實力,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優勢突出,成為更多合作伙伴愿意合作的原因。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