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為社會經濟帶來巨大沖擊,也推動了實體經濟加速轉型進程。如今,5G、AI、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不只應用于高新技術領域,也越來越深入走上街道,走進農田,走進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此前,中國農業大學聯合拼多多掀起了一場AI技術與傳統農人的對決,12月16日,這場對決的結果揭曉,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評委會揭曉了產量、投入產出比和甜度等三項指標的對戰結果:除了果實甜度這一指標外,在草莓產量和投入產出比這兩項指標上,AI組的平均值均高于傳統農人組平均值。
“互聯網技術找到農業這個突破口是值得我們欣喜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一直受制于客觀天氣等因素所影響,農產品附加值低,利潤空間小,導致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而將人工智能引入農業生產能夠顯著降低生產成本,解放人力勞動,增加產能,提高農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統一性。在未來,將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一定是大勢所趨。”
AI技術走進田間地頭
今年7月份,在云南省富民縣種下了一批特殊的草莓。在這個特殊的溫室大棚里,草莓不是種植在地面上,而是懸掛在半空中,散落在大棚里的不是各式各樣的農具,而是具備不同功能的傳感器。拼多多舉辦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組委會負責人蘭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批草莓由人工種植,但卻是在AI算法的照料下進行光照調整、通風換氣、調節濕度。
這些草莓將用草莓成熟的三到四個月的時間去證明AI種植的可能性與其背后的價值。“這批草莓將在多多農研科技大賽上,與人工種植出的草莓進行同臺競技。”蘭克當時曾表示:“如果一切符合預期,我們將能夠見到國內首批由AI算法照料長成的草莓。如果AI草莓數據良好,那么在不遠的未來,草莓果農將能夠大幅節省人工成本,并提高草莓種植的質量與效率。”
五個月后,國內首批AI草莓與傳統種植方式下產出的草莓競爭結果揭曉。12月16日,多多農研科技大賽評委會揭曉了兩類草莓產量、投入產出比和甜度等三項指標的對戰結果:AI組的草莓產量平均值高于傳統農人組平均值196.32%;AI組投入產出比平均值高出傳統農人組平均值75.51%;傳統農人組的果實甜度整體均值高出AI組5.24%以上。
“AI組較好的水肥、溫度和空氣濕度控制促進了植株的快速生長和開花掛果,實現了較好的產量。投入產出比與產量正相關,AI組較高的產量提升了投入產出比。傳統組栽培基質含水量少,相較AI組,果實甜度更高。”大賽技術支持專家、云南省農科院研究員阮繼偉表示。
盤和林告訴記者,AI草莓在生產效率方面比傳統種植草莓更高,體現出農業生產進行機械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智慧化生產,既可以節約人力成本,又可以提升產品的質量,同時也能保證這種高質量的持續性。”
“目前來看人工智能技術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可以先和普通人工有機結合,豐富機器學習過程,比如此次比賽人力組的甜度就比AI組高,這種不斷深化合作不斷試錯并不斷改進的過程是人工智能應用逐步成熟完善的過程。”盤和林表示,在農業生產環節,人的參與將長期體現在農業生產的數字化進程中。
數字化種植大勢所趨
事實上,將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引入農業生產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AI+農業的愿景始終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此次AI草莓的成功種植或為數字化技術落地農業生產場景的一次成功嘗試。
“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長期的、規模化的競技平臺,通過全國‘頂尖農人’和世界‘人工智能’的切磋與較量,來充分激發青年學者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最終探索出一批適用于小農生產模式的、低成本、可復制的AI農業應用,并且通過將人工經驗數字化,來為農產區提供植物AI種植模型。”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
“糧食安全,或者說農業,是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目前來說,土地畝產單產在逐漸逼近極限,農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工業化生產成為必然的大趨勢,而AI種植是探索的方向之一。”科技視訊特約觀察員嚴正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目前來看,AI種植有望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很多現實問題。盤和林告訴記者,從生產端,數字技術幫助實現大規模智能化、機械化的生產,實現規模效應,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解放人力勞動。在產業鏈中間環節,農業能夠借助數字技術實現高效的供需匹配,實現中間產品的高效流通,并結合市場需求反應情況,拉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拓展利潤空間。在銷售階段,結合數字技術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實現全場景的低成本農產品銷售,增大農產品市場空間。
“當下,或許是布局數字化農業的最好時機。”盤和林強調,“目前來看,這個行業內并不擁擠,同時基礎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事實上,互聯網技術找到農業這個突破口是值得我們欣喜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農業更高效、更智能的規范化、智慧化生產。”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預測,目前中國的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5778億元,預計到2025年能夠達到1.26萬億元。
在盤和林看來,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農業是一片藍海,這里還沒有被數字技術充分覆蓋,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同時,我國農業生產規模龐大,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也非常多,如果能夠借助數字技術和應用打開農業市場,那么這背后是龐大的用戶群體和產品服務空間。
嚴正認為,農業生產的數字化進程知易行難。“農業需要產學研多維度投入的,其中涉及長時間、大量的基礎研究,投入帶來產出是必然的,回報周期是不確定性的。”嚴正指出,“這不能只有國家在投入,以拼多多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在農業數字化的投入會是政府鼓勵的方向,也是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
(編輯 張偉 上官夢露)
13:53 | 海航控股2025年上半年提質增效成果... |
13:51 | 受多因素影響 眾興菌業上半年凈利... |
13:49 | 泓博醫藥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 |
13:48 | 金信期貨:股指期貨漲勢尚未結束 ... |
13:43 | 兩大主業表現亮眼 藍黛科技預計上... |
12:48 | 聯想與呼和浩特市簽署城市超級智能... |
12:45 | 精細化管理顯成效毛利率提升 莊園... |
12:43 | 摩根資產管理“紅利工具箱”中3只E... |
12:41 | 聞泰科技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 |
12:36 | 匯添富基金董事長變動 |
12:34 | 樂山電力青白江區儲能電站入選2025... |
12:34 | 酒鋼宏興預計2025年上半年虧損6.3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