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左永剛: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資國企改革現已經進入深水區,呈現出齊頭并進的趨勢。
專家稱今年國資改革有三大著力點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隨著國資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今年的改革特點是國資改革、國企改革并重,并更加注重國資改革。對比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的表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是“推進國資國企改革”,而2017年則為“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昨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資改革屬于相對宏觀層面的改革,而國企改革則更多涉及到企業微觀層面。早期國企改革的出發點更多強調搞活國有企業、著眼于具體而微觀的目標,而當前的改革則更加強調回歸出資人地位,著眼于通過優化國有資本投資與運營,實現國有資本的做優做強做大。這一變化,體現了政府部門對改革認知的深化:只要國資層面阻礙企業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國有企業的活力與效率才會迎來實質性提升。
劉興國認為,國資改革謀劃的是國企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而國企改革則是對國資改革的具體落實。因此,只有進一步深化國資改革,才能更好地開展國企改革。
自去年以來,監管層力推國資改革就已有跡可循。繼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后,去年5月份落地的《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明確提出,“嚴格按照出資關系界定監管范圍”“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制定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而從地方上看,包括北京、成都等地方國資委也紛紛出臺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并以此為突破口加快國資監管改革。
劉興國表示,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資委的工作部署來看,今年國資改革將主要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完善國資監管,建立國資監管權責清單,確保國資監管既不缺位,也不越位;二是進一步加快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建設,深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實現國有資本靈活進退;三是總結試點經驗,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國有資本與非公資本共同壯大。
17:27 | 金楊股份: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7:27 | 金字火腿:公司在保持主業穩定經營... |
17:27 | 聚膠股份:公司持續推動全球產能布... |
17:27 | 凱發電氣: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7:27 | 科瑞技術:連續6年堅持現金分紅 |
17:27 | 科新機電:截至2025年7月10日股東... |
17:27 | 梅安森:公司計劃打造地下空間無人... |
17:27 | 梅安森:公司是礦鴻OSV生態合作伙... |
17:26 | 梅安森:公司主要聚焦礦山安全智能... |
17:26 | 明德生物: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HB1... |
17:26 | 南天信息:公司無重組的意向和計劃 |
17:26 | 賽升藥業:公司將在達到業績預告披...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