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政府、國資接盤高股權質押個股的案例逐日增加,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設立專項工作小組,用數百億元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風險的做法,獲得市場的極大關注,贏得各方點贊。這招用真金白銀“拆彈”股權質押風險的做法值得推廣。目前,東莞等地方政府正在探尋解決企業流動性難題的方法。
在運行平穩的市場環境下,股權質押有利于上市公司大股東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在股指上行通道中,這一做法不僅能夠讓企業擴大投資杠桿,實現利潤最大化,還能增強市場流動性,保持市場活力。但硬幣總有正反面,當市場處在下行通道時,過于依賴股權質押工具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會因質押率過高,或無力補充質押物、保證金等問題影響到自身的控股權與話語權,更有甚者,在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乃至被強行平倉之際,往往會觸發一系列的不可控因素,對上市公司的資金面、經營狀態等因素構成較明顯的沖擊。
近期市場運行的核心焦點問題,就與股權質押風險相關。根據股權質押風險模型測試,截至10月16日,A股市場有2163只個股存在股權質押,其中有982只股價跌破預警線,584只跌破平倉線;大股東涉及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有1900家,其中大股東質押比例超過70%的上市公司有840家。目前已出現券商強平股權質押股票的案例。
隨著市場“水位”的下降,A股市場的股票質押風險加速浮出水面,成為制約目前市場平穩運行的一個重要枷鎖,一旦大股東不能及時補倉,就會引發上市公司流動性危機,股市越跌質押比例高的個股爆倉情況就越嚴重,而爆倉情況越嚴重則更易引發更大規模的下跌。要阻止這一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地影響市場秩序,必須為股權質押承壓的個股找到愿意接手的下家,深圳及各地部分國資的做法就是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通過市場化的手段降低部分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在不引起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釋緩可能存在的強平和爆倉風險。
有種聲音說,在解決股權質押風險時的國資進入會導致“國進民退”,實際上并非如此。資本市場上的這一輪國資進入實為“資本出清”,接盤民營企業的國資也會承擔相應的風險,無論是主動為未來業務發展打算,或經地方政府暗示接盤、以避免地方上市民企倒閉清算,它們的盈虧和市場漲跌密切相關,絕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再者,在市場存在風險隱患的前提下,不管是民資還是國資,能夠化解質押風險的就是“好資”,再多的爭論也掩蓋不了國資接盤后個股風險釋緩、市場資金量并未過多抽離的現實。既然在應急情況下,政府、國資出手能夠緩解民企和市場的風險,又何須在誰進誰退的問題上過分糾結?目前來看,這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最優選項。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