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明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是當前我國金融業發展的三大主要目標。
就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會議給出六大方向,其中強調,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結算機制,適時動態監管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資金流向流量,使所有資金流動都置于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視野之內。
昨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匯率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對資金流動進行監管,有利于穩定外匯儲備,進而穩定匯率波動。
“資金流動特別是跨境資金流動風險是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主要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工作的重要內容。”昨日,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金融業雙向開放的深化,跨境資金雙向流動更日趨頻繁,為了防范跨境資金流動大幅波動的風險,同時在金融違法犯罪活動日趨猖獗的背景下,這就需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完善支付結算機制,建立資金流動監測與綜合分析平臺,提高線上線下、國際國內資金流動特別是大額、可疑資金的監測能力和分析預警水平。
那么,監管體系可運用哪些科技手段做到對資金流向“心中有數”呢?
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分析稱,首先,要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建立各監管業務和市場之間的信息關聯,努力提高監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其次,在進一步整合全市場數據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深挖數據金礦,增強對市場走勢和市場主體行為的預判能力;最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還要開展政策效果的檢驗和評估。
葛壽凈對記者表示,未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除了要落腳于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力金融體系結構優化等方面外,還要進一步發力金融科技建設,要主動適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金融業帶來的深刻變革。
21:49 | 怡亞通:第七屆監事會第三十八次會... |
21:49 | 中潤資源:2025年第六次臨時股東會... |
21:49 | 眾生藥業: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 |
21:49 | 眾生藥業:第八屆監事會第二十四次... |
21:48 | 寶萊特:第八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 |
21:48 | 長源電力:第十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 |
21:48 | 東和新材:第三屆董事會第三十六次... |
21:48 | 東和新材: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四次... |
21:48 | 鋒尚文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鋒尚文化:第四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1:48 | 海聯訊: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決... |
21:48 | 華工科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