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2019)日前在京召開。與會業界專家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優化金融體系結構、防范金融風險與補短板、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擴大高水平雙向開放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李揚在開場演講中就年會主題做了分享。他認為,作為整體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可概括為“一個基礎、六大方向”。
具體而言,李揚指出,這里所說的“基礎”,就是確認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包含有三個要點:一是“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二是“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
李揚表示,這里所說的“方向”,就是未來金融改革和發展的主要領域。“六大方向”分別是:服務實體經濟、優化金融結構、管理金融風險、遵循經濟規律、發展金融科技和擴大對外開放。他在演講中對“六大方向”做了具體闡述。
“服務實體經濟”是指,金融是第二性的,它從來不可能離開實體經濟而獨自存在,它的問題也不可能離開實體經濟這一基礎來加以解釋,也就是說,李揚認為,“拘泥于在金融圈子里尋找金融風險、探尋解決辦法,是片面的。”
“優化金融結構”,就是要糾正期限結構錯配,權益錯配和服務對象偏頗,一是“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結構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二是“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三是在調整產品結構方面,強調“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產品”。
針對“管理金融風險”,李揚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他認為,管理金融風險主要應從如下五個方向入手:一是加快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金融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二是做好金融業綜合統計,健全及時反映風險波動的信息系統,完善信息發布管理規則,健全信用懲戒機制;三是“做到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墻”;四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結算機制,適時動態監管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資金流向流量,使所有的資金流動都置于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視野之內;五是去杠桿。
“去杠桿是我們的長期任務。”李揚表示。
“遵循經濟規律”包含三方面含義,李揚解釋說,一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二是破除金融體系的所有制和意識形態偏好,遵循“競爭中性”原則,平等為各種所有制企業提供高效率服務;三是加強金融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一整套登記、托管、交易、清算、結算制度,以及規范并保護這些制度運行的法律法規。
“這些都是保證市場正常運行的基礎條件,理所當然應當積極推進這些領域的改革。”李揚表示。
談到“發展金融科技”,李揚認為,金融科技發展對金融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一是有助于破解信息不對稱這一始終困擾金融發展的難題,二是提供更可靠的信用基礎,助力金融體系正常運行,三是準確地提供各種要素的流轉軌跡,便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四是讓各個部門、各個主體都能夠顯示自己的偏好,為資源配置提供有效的參數,五是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有效接入普通大眾和小微企業。
李揚強調,“應當指出的是,金融科技不是科技,其本質是金融,金融科技企業必須做好上述五類事情,才能保證自己不是泡沫。”
最后一點是“擴大對外開放”,李揚認為,這方面的基本原則是要有針對性,要有問題意識,不能“本本先行”,而應問題導向。在這個原則基礎上,提高金融業全球競爭能力,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治理能力。
18:28 | 飛沃科技:公司同HEGGEMANN AG的合... |
18:28 | 飛沃科技: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8:28 | 風范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
18:28 | 福安藥業:公司目前不存在與其他企... |
18:28 | 福達股份: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 |
18:28 | 港迪技術: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8:28 | 古鰲科技:主營業務有金融設備和軟... |
18:28 | 光莆股份:截至7月10日公司股東總... |
18:28 | 廣聚能源: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 |
18:28 | 國安股份:截至7月10日公司股東人... |
18:28 | 國林科技:乙醛酸業務下游客戶多為... |
18:28 | 國脈科技:暫無計劃涉足大宗商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