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隨著《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落地,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將加快推進,圍繞長期發展戰略而推進的國企并購重組將迎來新高潮。”5月8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按最新公告日計算,自2019年1月1日起至5月7日,除去并購交易案例中失敗的,A股市場中共有208家上市國企參與到并購交易案中,其中,央企國資控股62家,省屬國資控股98家,地方國資控股48家。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慧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上市國企在資本市場中頻頻發起并購重組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政策面上,受國企混改加速推進影響;二是市場方面,相對于民營企業而言,近兩年國企的信用環境和資金狀況更占優勢,并購所需的資金充足,融資條件也相對寬松。
在上述并購案例中,中國重工、中船防務、中船科技等正在“進行中”的并購案例,無疑再次掀起市場對于“南北船”重組的期待。
究其原因,這與去年以來國資委多次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船舶、化工等領域企業戰略性重組,持續推動海工裝備等領域專業化整合”,以及行業整合透露的信號有關。
行業整合方面,近日中國誠通、中國海油作為牽頭單位,攜手五家海工裝備制造中央企業共同組建了中央企業海工裝備資產管理平臺——國海海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總裁朱碧新表示,國海公司擔負著助力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使命,下一步,要充分發揮平臺公司資本運營優勢和專業管理能力,促進國家戰略與國企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市場化運作。
“船舶業在全球造船業深度探底、震蕩下,如何更快更好地產能去化、加快結構升級成為我國造船行業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對比其他造船強國來說,我國造船業集中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重組整合是大勢所趨。”國金證券智能制造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分析師王華君認為,2019年有望成為船舶行業戰略性重組的關鍵一年。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張歆 侯捷寧)
21:51 | 盈康生命:公司業務暫未直接涉及外... |
21:51 | 中汽股份:公司會持續努力提升經營... |
21:51 | 光線傳媒:公司始終關注數字經濟趨... |
21:51 | 樂歌股份:公司暫沒有“騎馬椅”相... |
21:51 | 長盛軸承:公司的自潤滑軸承可以應... |
21:51 | 天華新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 |
21:50 | 華測檢測:暫未使用IMU傳感器測試... |
21:50 | 金風科技:公司對外合作情況以公司... |
21:50 | 中信出版:公司持續引進全球優質版... |
21:50 | 北新建材: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 |
21:50 | 泰勝風能:公司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 |
21:50 | 何氏眼科:公司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