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1月20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我國吸收外資成績單。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并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表示,2020年,我國圓滿完成穩外資工作目標,成為跨國投資的“穩定器”和“避風港”,為穩住經濟基本盤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過去的一年,在各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為外資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第二,中國不斷擴大開放領域,加強政策支撐,提振外商投資信心,為外資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第三,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767.7億元人民幣,增長13.9%,占比77.7%;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8.5%。
“去年,我國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等領域的外資使用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反映出更多外資都流向了服務業和高技術領域,順應了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我國經濟基本盤的穩定與產業轉型升級貢獻了力量。
對于外資為何看好中國市場,付一夫表示,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過程中展現出超強的社會動員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在全球率先開啟了復工復產之路,并出臺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促使國民經濟在最短時間得到了恢復,彰顯出我國經濟抵御外部風險的強大韌性。此外,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市場潛力巨大,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這些都是吸引外資的優勢所在。因此,外資持續進入中國市場,相當于分享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紅利,同時也能帶動我國經濟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堪稱雙贏的局面。
談及2021年穩外資發力點,肖本華表示,還需在“放管服”上進一步發力,擴大開放領域,進一步深化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的開放模式;加強服務,積極為外資項目、外資企業解決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