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月銀行結售匯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外匯市場延續平穩運行態勢。銀行結售匯順差280億美元,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332億美元。其中,銀行結售匯順差規模環比下降128億元,國家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隨著貿易項下集中收結匯的季節性因素減弱和消退,貨物貿易結售匯順差和貨物貿易跨境收支順差減少,外匯市場收支交易趨向平穩。
從跨境資本流動看,2月我國跨境資本雙向投資合理有序。王春英表示,2月,直接投資項下涉外收支順差137億美元,為跨境資本流入的主要渠道,顯示外資看好國內市場和發展前景;證券項下雙向投資更趨均衡,順差32億美元。
此外,市場主體結售匯意愿總體穩定。2月,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7%;衡量售匯意愿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1%,與1月相比變化均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隨著美債利率的持續上行和通脹壓力的不斷攀升,新興經濟體面臨的資本流出、匯率貶值、通脹上行壓力不斷加劇,不得不通過加息來應對。北京時間3月19日,俄羅斯央行將關鍵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4.5%,此前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除了有俄羅斯央行的意外加息,巴西、土耳其央行日前也均有加息舉動。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展望未來,美國經濟復蘇疊加美聯儲維持寬松態度,美債利率上行趨勢短期內仍難以扭轉,資本流出新興市場回流美國的趨勢大概率仍將延續,疊加大宗商品價格易上難下推升通脹,未來或將有更多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被動加息風險,對全球經濟的潛在拖累值得警惕。對國內而言,由于我國經濟領先全球率先復蘇,貨幣政策也已提前邊際收緊,人民幣匯率走勢相對平穩。而中美利差仍保持在相對較高水平,人民幣資產持續吸引外資流入,資本流出風險也相對可控,因此央行被動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可控。不過仍需警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潛在影響。
18:23 | 銀禧科技:公司輕量化材料是重要產... |
18:23 | 永冠新材:公司部分產品可應用于外... |
18:23 | 有研新材: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18:23 | 珍寶島:截至2025年7月10日A股股東... |
18:23 | 鎮洋發展: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 |
18:23 | 至正股份: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正在有... |
18:23 | 智動力: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股... |
18:23 | 智立方: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股... |
18:23 | 中國海防:7月3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18:23 | 中國海防: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 |
18:23 | 中國化學: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 |
18:23 | 中旗股份:公司未生產硅基新材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