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通脹又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門話題,物價數據頗受關注。市場人士預期,即將公布的3月物價數據將進一步走高。今后一個時期,通脹風險可能有所抬頭,但預計不會成為突出問題。從需求端看,貨幣供應邊際收斂與消費回升力度有限共同制約核心通脹上行,再考慮到豬價向下的牽引及工業品或已步入漲價后周期,今年國內物價上漲幅度有限,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明顯約束。央行降準降息可能性不大。
未來一段時間,國內通脹壓力可能有所上升。一方面,前期海外央行“大放水”造成的充裕流動性環境,提供了滋生通脹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隨著新冠疫情趨勢好轉,全球經濟復蘇的確定性得到進一步提升,需求改善、消費回暖疊加供給滯后修復的局面,將為核心通脹的上行提供動力。
不過,不必過度擔心通脹,今年我國通脹不會成為突出問題。
本輪通脹的驅動源頭在海外,今年美國通脹出現超預期上行的風險值得特別關注。理由在于,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貨幣超發情況嚴重。同時,美國空前力度的財政刺激,使得美國居民收入增速不降反升,居民消費回升明顯快于次貸危機時期。這兩方面因素大概率驅動美國通脹繼續上行。
再看中國,當前貨幣政策已從應急狀態回歸正常狀態。貨幣供應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的拐點基本確立,今年3月M2和社融余額的同比增速可能雙雙下行,廣義流動性趨于邊際收斂。
不同于其他主要經濟體,前期我國實施的一系列宏觀政策,主要作用于生產端,這使得供給修復比國內需求修復得更早更快。居民消費回升態勢平穩,且消費結構分化特征明顯,對核心通脹的上行構成制約。此外,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基建“托底”必要性下降,房地產調控更趨嚴格,均削弱了形成明顯通脹的需求條件。
進一步看,在豬價下行趨勢下,食品項的下拉作用將限制CPI上行高度。PPI上行相對突出。不過,觀察人士認為,今年國內基建投資將低速增長,調控趨嚴下的房地產投資將更趨理性。缺乏“中國故事”的配合,僅靠美國基建計劃拉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難以持續上漲。
無論從貨幣條件、需求因素,還是商品漲價的角度看,今年我國均難以出現物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物價可能有所上行,但不必過于擔憂。券商調查顯示,近期投資者對我國通脹的看法并未出現太大變化,擔心通脹風險的投資者占比甚至有所下降。
至于未來通脹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通脹預期抬升,今年降準降息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通脹風險仍舊可控,對貨幣政策不構成明顯約束。未來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節奏和力度可能都會比較平緩,總量層面將堅持穩字當頭。
18:28 | 飛沃科技:公司同HEGGEMANN AG的合... |
18:28 | 飛沃科技: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8:28 | 風范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
18:28 | 福安藥業:公司目前不存在與其他企... |
18:28 | 福達股份: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 |
18:28 | 港迪技術: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8:28 | 古鰲科技:主營業務有金融設備和軟... |
18:28 | 光莆股份:截至7月10日公司股東總... |
18:28 | 廣聚能源: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 |
18:28 | 國安股份:截至7月10日公司股東人... |
18:28 | 國林科技:乙醛酸業務下游客戶多為... |
18:28 | 國脈科技:暫無計劃涉足大宗商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