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韓昱
3月1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五場,財政部部長劉昆介紹“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杜雨萌/攝
劉昆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應對這些風險挑戰,要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優化政策工具組合,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此外,劉昆也介紹稱,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始終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作為財政工作指導方針。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不動搖。政府過緊日子是應該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要壓減開支,騰出更多財政資源,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以政府過緊日子,換老百姓過好日子。財政部門將繼續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提升政策效能
2022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財政政策取向、安排提出明確要求。會議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對于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點”,劉昆表示,“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加力點主要是三個: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持續形成投資拉動力;三是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著力助企紓困。另一方面,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促進消費。同時,加強與貨幣、產業、科技、社會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劉昆進一步強調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項重點,包括完善稅費支持政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大力優化支出結構,不斷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肅財經紀律,切實防范財政風險。
談及今年專項債規模和投向領域,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介紹稱,2022年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過4萬億元,支持約3萬個重點項目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發揮了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作用,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今年,將合理安排專項債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同時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
2022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
2022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及時果斷實施,培育壯大了市場主體,推動經濟恢復向好。
據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介紹,過去一年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力度大,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約2.46萬億元,超過2021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二是發力早,各項優惠政策早出快出,盡早見效;三是更協同,接連推出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等一攬子政策,形成紓困合力。
在落實落細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背景下,據統計,2022年全國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的負擔下降了2.7%。我國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從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
“減稅降費政策直擊了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把這個‘肥’施到了企業發展的根上,減負紓困的效果比較明顯。”朱忠明表示,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將從以下三方面盡快研究明確政策,抓好落地見效。
首先是落實落細現有政策。繼續實施好已經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同時,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
其次是優化完善優惠政策。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讓政策紅利更好惠及市場主體。
最后是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為微觀主體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大力提升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前幾年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但是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增速下滑。這也是經濟增速有所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宏才介紹稱。
許宏才表示,大力提升消費信心,釋放消費的潛力關鍵是解決好不敢消費、不便消費、不愿消費等突出問題,財政部門將全面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圍繞更好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積極完善政策措施,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激發消費潛力,進一步支持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升級。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依靠勞動創造收入。加大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同時完善稅費優惠政策,激發社會消費潛能。
二是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讓老百姓樂于消費。通過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激活市場需求潛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對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予以支持。對于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降低部分優質消費品進口關稅,推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促進居民消費。
三是促進銷售渠道和物流暢通,讓老百姓方便消費。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促進縣域消費擴容提質。支持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擴大農產品的消費市場。支持一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建設,推動物流降本提效。
將開展財會監督的專項行動
近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會監督工作的意見》,從構建財會監督體系、健全工作機制等方面,搭建了財會監督的“四梁八柱”。
朱忠明表示,2023年將開展財會監督的專項行動,其中提到,要“嚴厲打擊財務會計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會計信息質量和中介機構執業質量的監督,嚴肅查處財務舞弊、會計造假等違法違規的問題,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據了解,去年財政部門對17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處罰,處罰數量超過前三年的總和。
朱忠明進一步表示,今年除財政部直接對35家會計師事務所、10家資產評估機構進行檢查外,還將組織全國各地的財政部門開展一定覆蓋面的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嚴肅處理處罰,及時發布檢查公告和典型案例,切實讓財經紀律“長牙帶電”,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編輯 上官夢露)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