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際經貿秩序遭受重創,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面對復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國民經濟頂壓前行、穩定運行,主要指標好于預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據盛來運介紹,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有四個方面:一是“穩”的態勢持續。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調查失業率總體平穩,今年以來,月度調查失業率基本都在5.0%至5.4%區間波動。物價低位運行,6月份CPI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1%,其中核心CPI已經回升到0.7%。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創同期新高,外匯儲備維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從以上四大宏觀指標看,經濟運行“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二是“進”的步伐堅定。保持經濟穩定運行的同時,各個地方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從數據來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取得新的一些成績。
三是“新”的動能累積。各個地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2024年“三新”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新動能在積聚。
四是“暢”的循環改善。今年以來,為應對外部挑戰,我國把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生產、暢通循環。從統計數據看,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經濟運行在改善,上半年,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5.1%,旅客周轉量增長4.9%。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M2同比增長8.3%。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經濟已平穩收官。面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我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出口保持韌性,內需穩定增長,國民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整體上看,上半年宏觀經濟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偏強增長態勢,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技術制造業等領域保持較快增長,宏觀經濟呈現穩中偏強、穩中向好勢頭。背后主要是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國內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促消費、擴投資效果顯著,同時上半年國際經貿環境劇烈波動過程中,各類“搶出口”“轉出口”效應顯現,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降反升,超出市場普遍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消費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加快,市場活躍度在提升,有力支撐了上半年GDP的增長。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達到24.55萬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二季度增長5.4%,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
盛來運表示,上半年中國消費市場,在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下趨于活躍,發展態勢向好。
“現在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人均GDP連續兩年穩定在1.3萬美元以上。這個階段正是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文化旅游、醫療健康、養老消費空間廣闊,我們國家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優勢非常明顯。另外,現在城鄉差距還比較大,消費水平尤其是人均水平,跟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差距就是成長的空間。”盛來運表示,消費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中央政策以及相關部門出臺的措施在繼續推進,各地還要進一步落實好中央擴內需政策要求,按照消費提升行動方案部署,進一步“穩就業、促增收”,改善消費環境,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現在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經濟運行的基礎還需要加固。”盛來運指出,下階段,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持續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展望下半年,馮琳判斷,下半年消費、投資增速都會加快。在上半年經濟增速較快的基礎上,這能夠確保實現全年5.0%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以高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領域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溫彬認為,考慮到實現全年目標壓力可控,以及存量政策仍有較大空間,預計決策層將會靈活把握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00:28 |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經濟穩... |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海科技企業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