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9月5日,稅務部門集中曝光了2起“逃逸式”注銷偷稅案件,這也是稅務部門首次對此種類型案件進行集中披露,由此警示無論如何精心“包裝”,稅收違法行為終將被依法查處,妄圖借助注銷逃避履行納稅義務,注定難以得逞。
這2起“逃逸式”注銷偷稅案件分別是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第五稽查局依法查處上海悟瀚進出口有限公司隱匿出口應征稅收入“逃逸式”注銷偷稅案件,以及國家稅務總局臨沂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法查處莒南縣宇飛食品有限公司“逃逸式”注銷偷稅案件。
據了解,近年來,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有關要求,協同相關部門推出系列企業注銷便利化舉措,暢通經營主體退出渠道,提高經營主體活躍度。然而,有不法分子卻利用注銷登記的便利,通過提交虛假材料、隱瞞關鍵事實等手段,快速完成注銷登記,企圖逃避納稅義務和法律責任。這種行為不僅導致國家稅款流失,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是對法律尊嚴的挑戰,屬于稅收征管法規定的偷稅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條,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注銷指引(2023年修訂)〉的公告》(2023年第58號)第六條第十三款規定也明確,企業在注銷登記中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注銷登記的,登記機關可以依法做出撤銷注銷登記等處理。
上述這些規定清晰表明,企業注銷僅終止其經營資格,但其違法事實與納稅義務并不因登記注銷而滅失。
臨沂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吳作鳳指出,企業試圖以“注銷登記”切斷責任鏈條,實則是對稅法的嚴重誤讀。個別企業“注銷就能躲責”的僥幸心理,恰恰暴露了對稅收法治的認知缺陷。法律的剛性在于,任何通過“虛假”注銷、“逃逸式”注銷等手段規避追責的行為,最終都會因資金流向可溯、違法痕跡可查而被戳破,都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稅務部門對違規注銷行為的依法查處,也明確向社會傳遞出:誠信納稅不是“選擇題”,而是每個經營主體的“必修課”;合規經營不是發展的“束縛”,而是行穩致遠的“護身符”。
國家稅務總局表示,依法納稅是每一個經營主體的法定義務,任何企圖通過“逃逸式”注銷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懲處,切勿心存僥幸。稅務部門將聯合有關部門對沒有履行納稅義務,通過注銷企業來偷逃稅的納稅人,依法恢復登記并嚴肅查處其涉稅違法行為,堅決維護公平公正稅收秩序,持續營造良好稅收營商環境。
(編輯 孫倩)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