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諸多制約因素影響,汽車行業的稅收制度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提振汽車消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有必要加強稅收改革,更好地發揮稅收在增加財政收入和調節經濟方面的作用,進一步激活消費活力。
第18次走進兩會現場的李書福,在今年的兩會建言中重點聚焦汽車業稅改問題。在他提出的三項建議中,有兩項與汽車稅改相關,分別涉及車輛購置稅和汽車消費稅。
在關注產業變革的同時,李書福也對疫后汽車消費和產業競爭格局的走勢做出了判斷。在他看來,2020年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遇到困難的一年,是經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兩種不同理念進一步對撞的一年。雖然經濟全球化面臨一些挑戰,但汽車產業的特點就是全球化,不能回避。
為何要推動汽車業稅改?
日前,李書福公布了三項建議,分別為《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將汽車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至銷售環節并實現中央與地方共享》《適度放開“禁限摩”科學規劃城市摩托車行駛》。其中,第一項建議是其與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02333)總裁王鳳英聯名提交的。由此可見,加速稅收改革已成為部分汽車界兩會代表的共識。
汽車業的稅費征收為何如此引人關注?是否還有調整的空間?對此,李書福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內,汽車購置稅和消費稅均為中央稅,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稅,僅有車船稅為地方稅且占比微乎其微。這樣的比例間接導致了地方政府無法在快速增長的汽車銷量中獲得收益,相反卻要承擔因汽車保有量膨脹而帶來的交通擁堵等壓力,同時還需要對道路、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增大投入。長此以往,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提振汽車消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李書福認為,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稅收可以在增加財政收入和調節經濟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同時,基于近年來經濟環境和汽車產業發生的重大變化,汽車業的稅收也需要與時俱進,更好地促進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刺激消費活力。
如何推進稅改?
稅收制度改革,涉及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等多方的利益平衡問題。因此,如何在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促進稅收平衡劃分?
針對車輛購置稅,李書福建議,將車輛購置稅由中央稅改為中央地方共享稅,中央和地方共享比例為50%∶50%。同時,建議將調整后的車輛購置稅地方財政收入以適當比例用于汽車企業新技術研發以及促進汽車消費。
李書福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增加地方政府的稅收,不僅有利于緩解其在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壓力,更有利于加強其刺激汽車消費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支持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升級,推動“汽車下鄉”等刺激消費政策的實施。長遠來看,這不僅可以進一步釋放中國汽車市場的潛力,還可利好中央稅收。
而在消費稅層面,李書福則建議,由目前的生產環節后移至銷售環節,中央與地方采取“五五共享”的模式。在他看來,將消費稅后移,有利于減少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用,能進一步促進企業將資金投入到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層面,進而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全球格局變化蘊藏機遇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我個人始終是一位開放的全球主義者,我支持全球自由貿易,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我贊成中國汽車工業更加開放,鼓勵中國汽車工業更好地走向世界。”李書福表示。
在采訪過程中,李書福不僅詳細介紹了2020年的兩會建議,還表達了對疫后汽車消費和產業格局變化的判斷。在他看來,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后,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逐步恢復常態,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長期向好,疫情不會改變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不過,他也強調,疫情使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遭遇了重大困難,也導致了經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兩種不同理念的對撞更加猛烈。“我認為,這兩種理念的對撞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最終會找到一個平衡點。”李書福告訴記者,在尋找平衡點的過程中,全球的格局會隨之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變化中也蘊藏著無限機遇。對于企業而言,應該學會在危機與變局中找尋生存空間,發掘創新機遇。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行業內的企業更需要明晰汽車產業全球化的大趨勢,積極主動參與全球化競爭。
17:24 | 延江股份:截至6月30日公司股東共... |
17:24 | 掌趣科技: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
17:04 | 愛瑪科技:周杰倫先生已為公司愛瑪... |
16:49 | 數字政通助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 |
16:36 | 太古集團攜多元業務亮相鏈博會 共... |
16:21 | 深交所牽手中信銀行 聚焦“指數養... |
16:12 | 高溫帶火“清涼經濟” 美團閃購防... |
15:58 | 青島轄區擬上市后備企業高質量發展... |
15:32 | 貴州百靈糖寧通絡片聯合乳膏治療糖... |
15:11 | 海航控股6月運營數據亮眼 暑運籌備... |
15:10 | 時的科技斬獲350架E20 eVTOL海外訂... |
15:09 | 武漢市光谷發布100家“瞪羚精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