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盤反彈以來,部分股票型基金凈值迅速“回血”并實現正收益,改變了此前股票型基金年內無正收益的狀況。同時,近三分之二的股票型基金跑贏了基準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成立的股票型基金有近五成已實現正收益。
股票型基金凈值“回血”
盡管昨日大盤調整明顯,但自10月19日反彈以來,主要指數仍實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截至12月6日收盤,滬深兩指10月19日以來分別上漲4.78%和7.62%,同期創業板指上漲11.68%。大盤的顯著回暖也帶動相關基金凈值快速回升。
數據顯示,成立日期在今年之前的851只股票型基金,自10月19日至12月5日,區間凈值平均回報率為9.21%,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僅為6.82%。其中,股票型基金中,嘉實智能汽車、嘉實環保低碳、嘉實新能源新材料、匯添富中證精準醫療等基金的區間回報率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凈值的“回血”也改變了此前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無正收益的窘境。數據顯示,上述851只基金中,剔除在年中更改基金類型的基金后,年初至10月18日回報率均為負值,平均回報率為-25.97%,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24.47%。不過,隨著大盤反彈展開,截至12月5日,前述851只股票型基金中今年以來回報率為正的基金數量達13只,其中,上投摩根醫療健康以9.93%的回報率占據首位,中海醫療保健、交銀醫藥創新的回報率也都超過了3%。
近七成股票型基金超越基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權益市場表現不佳,但是從業績比較基準看,仍有不少基金實現了超額收益。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可統計的1061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總體平均跑贏基準收益率0.56個百分點,凈值超越基準收益率的有698只,占比65.79%。
剔除最新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股票型基金中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和中歐時代先鋒A凈值分別超越基準收益率21.63個百分點和20.32個百分點,工銀瑞信文體產業和匯添富智能制造也都跑贏基準收益率超過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基金大幅跑輸基準收益率,排名靠后。國泰金鑫和富國城鎮發展分別跑輸基準收益率25.84個百分點和25.98個百分點,中銀新動力和上投摩根核心成長分別跑輸基準收益率22.87個百分點和23.10個百分點。
從與基準收益率的表現對比看,混合型基金表現較弱。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可統計的2939只混合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跑輸基準收益率3.04個百分點,其中有1102只基金凈值超越基準收益率,占比僅為37.50%。剔除最新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中郵尊享一年定期和交銀先鋒分別跑贏基準收益率31.29個百分點和29.13個百分點,創金合信鼎鑫睿選、國泰融信、交銀施羅德持續成長也都跑贏基準收益率超過20個百分點。不過,農銀匯理主題輪動、國泰金龍行業精選、嘉實新收益等基金跑輸基準收益率也都超過30個百分點。
新基金小有斬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證綜指7月份以來持續在3000點以下運行,但下半年成立的基金中已經有不少獲得正收益。
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在下半年成立的91只可統計股票型基金中,平均凈值回撤僅0.86%,其中,有41只取得了正收益,占比45.05%。成立于10月26日的國聯安中證醫藥100C和成立于11月22日的中金MSCI中國A股質量A分別以13.88%和6.12%的收益占據榜首,成立于9月27日的華安MSCI中國A股國際ETF收益為3.42%,成立于10月17日的中金MSCI中國A股低波動C收益為2.80%。
下半年成立的混合型基金同樣表現出色。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在下半年成立的161只可統計混合型基金中,平均凈值上漲0.03%,有106只取得了正收益,占比65.84%。其中,成立于9月19日的前海開源價值成長A以7.03%的回報占據榜首。
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從2016年以來的數據看,在大盤3000點以下成立的基金,收益率和盈利比例均顯著高于當年基金的整體水平。當前市場估值處于底部區間較為確定,是長線布局的好時機。投資者也可以選擇堅持定投指數基金的方法,在設好止盈點的基礎上獲取市場的平均收益。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