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持續增長、并成功穿越周期的華夏幸福,正在實施新一輪的戰略升級。
4月24日,華夏幸福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業績實現穩健增長。去年華夏幸福營業收入1052.10億元,同比增長2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12億元,同比增長24.4%,過去五年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32.1%。
由于業務模式十分成熟,華夏幸福的異地復制也頗為成功。2019年,環京以外區域的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占比分別超過50%和60%。
2020年,在完成“熱身”的基礎上,華夏幸福的新業務將全面發力。4月26日,華夏幸福聯席董事長、首席執行官(CEO)暨總裁吳向東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來華夏幸福將在城市綜合體、康養事業和長租業務、輕資產管理輸出、科學社區等四個方面發力,這些業務將在華夏幸福進駐的8個核心城市率先布局。
隨著新業務的發力,華夏幸福的戰略定位也從“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變成“中國領先的核心都市圈不動產投資開發及運營管理平臺”。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升級將使華夏幸福布局的區域,從都市圈外圍,逐漸深入到都市圈的核心區域。這對公司豐富業務類型、強化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穩增長與高盈利
2019年,華夏幸福實現銷售額1431.72億元。其中,產業新城業務園區結算收入額368.37億元,園區配套住宅業務簽約銷售額1029.35億元,其他業務(物業、酒店)銷售額34.00億元。公司簽約銷售面積共計1,184.19萬平方米。
通過狠抓經營管理,積極回款,華夏幸福全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達879.27億元,同比增長17.0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943.78億元,同比增長17.89%。銷售回款率由46.2%大幅躍升至61.4%,提升顯著。
在盈利能力方面,去年華夏幸福的ROE為35.7%,同比增加0.5個百分點。近五年來,現金分紅占凈利潤比重均不低于30%,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同期,華夏幸福的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0.45個百分點,降費增效成果顯著。
在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優化區域布局之后,華夏幸福具備了更強的持續發展能力。
截至2019年末,華夏幸福的預收款項達到1252.85億元,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逐步結轉為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利潤,有利于鎖定公司未來經營業績。
2019年,在現金流改善的情況下,華夏幸福明顯加大了取地力度,獲取土地成交金額同比增長203.6%;新獲取土地規劃計容面積同比增加88.7%,為保證后續業績規模提供有力資源保障,也為公司未來發展積蓄了力量。公司新獲取土地中,67.1%位于環京以外區域;其中,長三角區域達28.5%,將逐步為公司發展貢獻主要力量。
異地復制效果顯著
以產業新城運營起家的華夏幸福,招商和運營能力日臻成熟,并極大地助力業績的提升。
2019年,華夏幸福投資運營的園區新增簽約投資額1956.13億元,同比上升17.8%。公司新增簽約投資額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過往四年復合增長率38.2%。
2019年,華夏幸福招商亮點頻出,按照各園區發展定位,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10大產業,多種形式并舉,滿足企業和地方發展要求,實現企業的園區落地。去年公司引入多家行業龍頭優質項目,如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動力電池項目等龍頭企業及項目。
目前,華夏幸福開發產業新城配套學校在校生人數突破1.2萬人,商業運營面積115萬平方米,運營各類廠站數量44個,住宅物業管理戶數32萬戶,住宅物業管理面積4443萬平方米,城市運營服務管理面積達6600萬平方米。
經過長期的實踐,產業新城的異地復制能力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2019年,華夏幸福堅持核心都市圈聚焦戰略,在持續精耕京津冀都市圈的基礎上,打造“3+3+N”核心都市圈格局。密集布局長三角(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加快布局粵港澳都市圈;推進布局鄭州、武漢、成都、長沙、西安等區位優越、政策支持、潛力巨大的核心都市圈。目前,這樣的戰略收到了顯著成效,環京以外區域各項數據占比顯著提高,公司業務進一步走向全國。
報告期內公司新增7個入庫PPP項目,全部位于環北京以外的外埠區域。
營收上看,環京以外區域收入467.19億元,同比增長81.7%,占公司主營業務營業收入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30.8%提升至44.6%,占比顯著提高。
銷售上看,環京以外區域的銷售額為828.09億元,同比增長9.5%,整體占比從上年的46.5%大幅提升至57.8%;銷售面積比重由上年的54.2%提升至63.7%。
產業發展方面,環北京以外區域新增入園企業430家,新增簽約投資額1618.73億元,同比增長15.1%,環京外區域新增簽約投資額整體占公司比重已達82.8%。
新業務發力在即
在傳統業務穩步推進的同時,2019年,華夏幸福的新業務也亮點頻出。
2019年,華夏幸福在傳統重資產模式的基礎上,加速開拓輕資產模式,落地北京麗澤項目首個“輕資產”業務模式。同時,大舉進軍零售物業和寫字樓等商業地產領域,積極探索并布局康養、公共住房和科學社區等新型不動產領域。
這業務也有助于華夏幸福的區域布局,從都市圈外圍,逐漸深入腹地。去年,華夏幸福通過北京麗澤、武漢長江中心兩大標桿項目進入北京及華中片區核心圈層,開啟新業務在核心都市圈內布局。同時,公司成為城市更新前期服務商的項目8個,其中深圳6個,東莞2個。
華夏幸福是從2019年開始布局新業務的。按照公司的判斷,“中國房地產業正經歷重大變革,趨勢性機會在漸漸遠去,房地產市場總量已到頂部區域,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未來10年甚至20年,房地產市場將空間都市圈化;運營精益化等特征。
在對新業務的布局上,一方面,“將增加商業地產及相關中高端住宅業務,如寫字樓、商場等;并對康養、長租公寓等新型不動產業務保持探索”。另一方面,“在傳統重資產模式的基礎上,加速開拓輕資產模式,輕重并舉。在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的同時,以資產管理輸出的模式,快速切入市場,并逐步探索其他市場化模式,如基金模式、資產證券化模式”。
華夏幸福將此稱為“三新”業務,即新模式、新領域、新地域。
按照吳向東的說法,在經過去年的“熱身”后,今年華夏幸福將對這些新業務全面鋪開。其中,華夏幸福在五個都市圈(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華中、華西)布局的8個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武漢、成都),會成為新業務率先落地的區域。
由此,華夏幸福的戰略定位也從“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變成“中國領先的核心都市圈不動產投資開發及運營管理平臺”;主營業務也轉向“產業新城及相關業務+商業地產及相關業務”雙輪驅動。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公司業務類型和戰略定位的變化,未來華夏幸福一方面將在都市圈繼續聚焦產業新城運營,同時在都市圈的核心圈層積極開展新業務。這對公司豐富業務類型、強化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