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截至8月4日,35家廣東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
Wind數據顯示,35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中值為5.23%,其中23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正向增長,占比超過六成;35家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速中值為10.96%,其中19家上市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正且同比正向增長。
從行業角度來看,19家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正且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中,有多達8家公司主營通信、計算機或是信息技術,5家公司主營醫藥制造或生物科技,還有2家企業屬于食品行業,三者合計15家,占比接近八成。
對于通信行業公司的成績,恒天財富理財經理、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張金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信行業的業績增長,受益于5G投資主題。”通信和ICT咨詢部總監陶旭駿持類似看法,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半年通信行業一些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較好主要是受益于5G等新基建的推進。5G作為新基建的一大部分,接過了原先‘老基建’拉動經濟的接力棒。另外,在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下,相關硬件、軟件和大數據催生了對IDC、云等的需求。”
上述35家企業中,營收增長最快的公司是主營網絡游戲的*ST大晟,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34.36%。對此,公司表示,主要系受疫情影響,游戲的新增用戶、活躍用戶和用戶時長均有明顯提升,游戲用戶居家以后在游戲中充值有明顯增加。在營收增長的同時,*ST大晟扭虧為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96.69萬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117.19萬元。
營收同比增速超過30%的還有寶新能源、廣和通、英維克、齊心集團和微芯生物。
按凈利潤來看,主營光學元件的歐菲光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接近23倍,增速在35家廣東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對于上半年業績的爆發性增長,歐菲光表示,報告期內部分大客戶訂單增加,光學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出貨提升,同時受益于大客戶平板電腦銷量增長和觸控業務結構優化,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此外,惠倫晶體、*ST奮達、*ST大晟、冠昊生物和寶新能源等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速也超過100%。
以主營醫療器械的冠昊生物為例,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96.69萬元,同比增長213.72%。對于盈利的增加,公司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公司各板塊銷售活動投入均減少,銷售費用明顯下降;管理層為積極應對疫情,降本增效,管理費用明顯下降。
“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好主要是疫情的因素。疫情引起醫療服務、醫療物資需求的增加,這是直接的動因。”張金海表示,“目前海外的疫情還在高發階段,估計對醫療耗材、檢測設備、新冠檢測試劑、呼吸機等還有比較強勁的需求。新冠疫苗類公司,一旦成功,也會出現業績的強勁增長。”
食品行業的海大集團和湯臣倍健上半年分別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04億元和9.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3.82%和10.96%,表現也較為亮眼。
對此,浙江省重點智庫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楊軼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定時期里消費者對食品總的消費量大致是恒定的,食品行業上市公司可能受益于消費結構的變化,上半年消費者外出餐飲減少,從而增加了對采購食品的需求。”
(編輯 李波)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