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靳衛星
7月14日晚,學大教育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為4300萬元至5500萬元,同比下降50.35%至61.19%;扣非凈利潤預計為3500萬元至4700萬元,同比下降47.56%至60.95%。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學大教育表示,報告期內,“雙減”政策以及疫情沖擊對公司業績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公司因享受稅費減免等政府優惠政策的原因取得的其他收益(屬于非經常性損益)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800萬元。
根據學大教育官網公開信息,公司目前有個性化學習、封閉式復讀、職業教育及綜合性學校等四條業務線。
中歐商學院中歐預見導師、TEDxHuangpu策展人程瑞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認為該公司選擇職業教育業務是符合國家政策大方向的,未來可以往多樣性、創新性的職業教育方向努力。但我對該公司的封閉式復讀業務持謹慎評估態度。一則是‘雙減’大背景下,未來的復讀市場體量大小還待觀望。二則,復讀業務對師資力量的考驗和要求會非常高,因為只有高錄取率才能支撐業務持續發展。”
預告顯示,學大教育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現有經營策略和業務結構,鞏固傳統業務并積極探索和布局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文化服務、教育信息化等領域。
的確,“雙減”政策后,各家K12教培機構都在尋求轉型。針對轉型方向及特點,某證券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看來,K12教培公司的轉型呈現出兩個共同點,一是大部分公司依然圍繞原有的教育賽道進行轉型,嘗試最多的是職業教育和教育硬件;二是更多地依然在圍繞原先的K12用戶群進行服務,比如向素質教育方面的轉化。
“總體來看,職業教育、教育硬件、素質教育等商業模型都不是標準化的,需要投入的成本大、見效周期長。另外,與K12教培相比,用戶需求不是剛需、需求不穩定、且需求生命周期短。因此,這些機構轉型還面臨著很多困難,不會很快見效。”上述分析師表示。
在投資價值方面,上述分析師認為:“拋開業務,K12教培公司有很多現金價值,盡管其新業務是難做的、充滿不確定性的,但只要這些業務是賺錢的,就意味著其現金流在未來不會變少。因此,單純看這些公司的現金價值是不錯的,至于業務價值,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編輯 何帆 白寶玉)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