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近日,北京八億時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八億時空”)位于浙江上虞的高端半導體光刻膠樹脂產線正式建成,這是國內首條百噸級KrF光刻膠樹脂高自動化柔性/量產雙產線。
“公司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有著科技創新的使命擔當。公司在高端光刻膠樹脂領域的突破正是踐行科技創新、服務國家戰略的關鍵一步。”公司董事長趙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戰略布局來看,公司在深耕液晶主業的同時,將積極布局高端材料等新興業務,開拓“第二增長曲線”。
八億時空成立于2004年7月,于2020年1月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目前公司已形成顯示用液晶材料、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有機電致發光材料(OLED)、聚酰亞胺(PI)、光刻膠材料等多元業務布局。
高端材料獲突破
趙雷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5G等市場的需求爆發,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隨之增加。光刻膠作為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其上游關鍵原料光刻膠樹脂約有九成依賴進口。
“光刻膠樹脂的技術壁壘非常高,難度主要在樹脂材料的分子量分散度和純度。”據趙雷介紹,公司多年來在化學合成、材料純化、精益管理等方面具備系統性優勢及經驗,為此,公司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并自主培養了一支專業的光刻膠樹脂研發團隊。基于公司在液晶材料領域相關經驗的積累及光刻膠核心工藝的摸索,聚焦KrF光刻膠關鍵原料PHS樹脂及其衍生物的研發和量產。
與此同時,八億時空子公司上海八億時空先進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八億時空”)引進戰略投資方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恒坤”),廈門恒坤擁有高端光刻膠和超高純前驅體的生產基地,是國內多家12英寸晶圓廠的材料供應商。廈門恒坤持有上海八億時空11.11%的股權比例,雙方形成了“戰略入股+業務合作”的關系。
從0起步,八億時空的研發團隊經過不懈探索,在分子結構設計、合成工藝控制、純化技術等關鍵環節實現系統性突破,最終成功開發出滿足先進制程要求的高性能光刻膠樹脂,性能參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今,八億時空已具備KrF光刻膠用樹脂全系列的研發生產能力,并與多家頭部光刻膠廠家合作,開發多款高性能樹脂。
“優質的營商環境、研發團隊的辛勤付出、客戶的全力支持,這些都是公司實現成功突破的因素,缺一不可。”趙雷向記者感嘆道。
趙雷告訴記者,隨著產能逐步釋放,公司預計2025年下半年光刻膠樹脂會實現千萬元級別的收入規模。未來該業務的收入水平還將繼續提升,項目達產后預計營收規模超億元。
談及接下來的產能規劃,趙雷表示,未來公司將依據市場情況逐步擴大產能,投入建設更大規模的高端光刻膠樹脂產線,計劃未來五年具備年產200噸至300噸光刻膠樹脂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將持續投入研發,深化與產業鏈伙伴的合作。
積極開發新應用市場
八億時空自成立以來便致力于液晶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和技術積累,目前公司產品獲得了多家主流面板廠商的認可,并已成為國內液晶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國產TFT液晶材料戰略供應商。
傳統液晶材料穩健發展的同時,八億時空也在挖掘更細分市場的增長空間,車載顯示就是其中之一。“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對液晶的需求很大,車載液晶對溫控的要求很高,八億時空在液晶材料領域屬于國內領先,我們非常看好這一市場。”趙雷告訴記者。
據介紹,公司已經與客戶配合研發了應用于天窗智能調光的染料液晶,目前已進入高端市場。與此同時,八億時空的車載顯示液晶材料已通過了多家客戶的測試,其中兩款材料已實現銷售。趙雷表示,關于天窗玻璃的調光變色等還有諸多需求,公司看好未來的智能調光玻璃市場。
公司積極開發新的應用市場,將液晶材料、OLED材料應用到TV、Notebook等顯示領域產品上,并研究與開發新的聚酰亞胺材料、光刻膠原材料,積極進行技術成果轉化。
“新材料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從研發項目立項開始,需經過開發階段、小批量試制階段、客戶評測階段,才能最終實現商品化銷售,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年以上的周期。這些研發項目的研發實施,覆蓋了現有產品、新產品開發及技術創新,是公司業務發展的驅動力,是鞏固和提升競爭優勢的基礎,也是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重要保障。”八億時空有關人士表示。
(編輯 喬川川)
23:50 | 內外資奔涌共振驅動港股流動性穩步... |
23:5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外商直接投資... |
23:50 | 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 |
23:32 | 企業數據資產開發運用提質加力 規... |
23:32 | “金九銀十”樓市向止跌回穩繼續邁... |
23:32 | 隨著科創板成長層揭開面紗 資本市... |
23:32 | 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
23:32 | 深交所與馬斯喀特證券交易所簽署合... |
23:32 | 杭州城投攜手智譜發布多個大模型 ... |
23:32 |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 |
23:32 |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杭州人工智能終... |
23:32 | 以電力算力為雙翼 濟南高新區上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