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今年以來,內外資持續涌動香江。上周(9月8日至12日),港股市場主要股指集體上漲,南向資金合計成交凈流入達608.22億港元,單周凈流入規模創下5月份以來新高,且已連續17周保持凈流入態勢。此外,外資機構密集“掃貨”優質潛力港股。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至7月末,長線穩定型外資機構資金累計流入約677億港元,短線靈活型外資機構資金流入約162億港元。
可以說,當前港股市場的資金面改善,正呈現內外資“共振”的特征。一方面,市場判斷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為國際資本流向改變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南向資金作為“穩定器”,為港股提供了增量資金支撐,兩者共同推動港股流動性水平穩步提升。
筆者認為,多路資金持續大規模流入港股,是港股估值吸引力、流動性預期、資產稀缺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反映了當下港股市場的投資價值,也蘊含著深層次的資金流動邏輯,釋放出多重積極信號。
第一,內外資持續涌入港股的背后,是全球資本“再平衡”的邏輯調整。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劇,而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復蘇態勢,新產業、新技術發展迅猛。在此背景下,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的興趣顯著回升。作為外資機構配置中國優質資產的重要渠道,港股市場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同時,伴隨著年內港股市場表現持續強勁,賺錢效應凸顯,內地投資者對港股配置的需求不斷增加。
第二,港股估值修復具備“業績+資金”雙重支撐。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恒生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年內累計漲幅均超30%,在全球市場中表現十分亮眼。從港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報表現來看,中資港股盈利繼續修復,焦點板塊的景氣優勢得以延續,新消費及AI產業鏈收入增速進一步提升,且盈利維持高增長態勢。
盡管如此,港股市場尤其是科技板塊,當前估值水平仍顯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場及A股同類公司。這種估值差異的形成,既有市場結構、投資者結構等長期因素的制約,也受到海外地緣政治、流動性等因素的影響。多路資金的持續流入,正是市場力量對這類“估值洼地”進行挖掘和修復的體現。資金的涌入不僅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也為投資者帶來了分享市場成長紅利的機會。
第三,港股結構性行情凸顯。資金更加青睞有業績支撐、有成長潛力、有政策加持的細分領域和龍頭公司。例如,阿里巴巴、騰訊、小米和中芯國際等成為南向資金最為活躍的交易標的,這反映了投資者對基本面和政策導向的高度關注。這些公司不僅在各自領域具有領先地位,還充分受益于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政策的支持,具備較高的成長性和投資價值。資金的集中涌入,進一步推動了這些公司股價的上漲,也帶動了相關板塊的活躍。
整體而言,隨著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深化,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將在海內外資金共振下進一步提升,助力港股行情持續升溫。這股奔流的資本活水,彰顯出中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中不可替代的樞紐地位。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港股估值修復邏輯進一步兌現,內外資對港股的配置熱情有望延續,推動港股市場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