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中報披露收官,科創板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釋放積極信號。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589家已經公布業績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395家上半年實現盈利,占比超六成。人工智能、創新藥等高景氣賽道展現出較為強勁的增長勢頭。
具體來看,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寒武紀”)表現尤為突出,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增幅都位居前列。上半年,寒武紀實現營業收入28.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8.16億元,同比增長4347.8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9.13億元,實現了扭虧為盈。
創新藥龍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濟神州”)也迎來了業績拐點。上半年,百濟神州實現營收175.18億元,同比增長46.03%;實現凈利潤4.5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亦由負轉正至16.31億元。公司核心產品百悅澤®保持高增長,上半年全球銷售額125.27億元,同比增長56.2%。
不少細分賽道的頭部企業實現了業績的大幅提升。例如,3D視覺企業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104.14%;歸母凈利潤6019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并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據了解,奧比中光上半年營收增長主要來自三維掃描及支付等應用場景的拉動,同時,公司聚焦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剛需場景,推動技術加速落地。
光模塊相關上市公司同樣表現強勁。例如,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9.93億元,同比增長121.12%;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大增1712.00%。陜西源杰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5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30.31%,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379.16%。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少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迅速,未來要真正實現可持續盈利,仍需依靠“研發轉化力、市場滲透率和成本控制力”的支撐。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能夠涌現出較多科技龍頭,源于其聚焦“硬科技”的定位與制度設計。在產業景氣度提升的背景下,不少企業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規模化應用,逐步展現出盈利能力。
23:50 | 內外資奔涌共振驅動港股流動性穩步... |
23:5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外商直接投資... |
23:50 | 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 |
23:32 | 企業數據資產開發運用提質加力 規... |
23:32 | “金九銀十”樓市向止跌回穩繼續邁... |
23:32 | 隨著科創板成長層揭開面紗 資本市... |
23:32 | 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
23:32 | 深交所與馬斯喀特證券交易所簽署合... |
23:32 | 杭州城投攜手智譜發布多個大模型 ... |
23:32 |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 |
23:32 |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杭州人工智能終... |
23:32 | 以電力算力為雙翼 濟南高新區上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