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通過明確“新市民”范圍,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做好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不斷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水平。
此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曾表示,“我們經過調查了解到,由于這些人離開農村,沒有確定的工作崗位,很多人是個體工商戶。平均農民工的工作在一個單位一個崗位上大概也就半年時間,所以他如果要申請銀行貸款,銀行會要求他出示單位開出的收入證明,那么顯然對他們是比較困難的。”
為了讓城市里的“新市民”落地生根,金融機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消費金融則是近距離觸達“新市民”的行業。去年11月發布的《2021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主題調研報告》顯示,新一、二、三線城市的消費金融用戶在50%以上,24歲至35歲之間的用戶合計在70%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消費金融業務的覆蓋人群和“新市民”高度重合。
由于部分“新市民”沒有固定工作、收入證明等,屬于“征信白戶”。傳統的風控模式容易讓銀行等機構錯失大量“白戶”,而這些客戶也有非常強的信貸需求,同時這里邊也存在很多優質客戶,比如工作幾年內的白領,雖然目前沒房沒車,但可能成為未來潛在的優質客戶。
持牌消金機構具備數字化技術,在風險控制和授信決策方面更加高效和精準,也是服務“新市民”的主力軍。以重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馬上消費為例,其在重慶銀保監局的指導下,致力于為普惠客群提供小額分散的金融服務,通過數字化科技能力,讓征信白戶的“新市民”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務,截至目前,馬上消費累計注冊用戶數超1.5億,已為超過650萬用戶建立了信用記錄,不僅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更有利于金融要素精準流向經濟主體,保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穩步推進。
馬上消費研究院表示,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機構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通過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來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務效率,銀行保險、消費金融等機構在數字化發展中可以借助網點功能轉型升級,基于線下服務“新市民”工作與生活消費需求,為他們提供工作與生活消費指引的同時,將自身金融產品嵌入到“新市民”工作與生活消費中,并利用數字技術優勢,借助基層組織建立并完善新市民數據庫,為信貸和保險服務完善信息和風控支撐。
聚焦數字金融,拓展金融服務深度。重慶銀保監局鼓勵區域內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數字化能力建設,馬上消費將自主研發的智能風控、智能獲客、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一系列系統,通過0物理網點和純線上服務,大大增加了金融服務的通達性和可及性,基本實現城鄉全覆蓋,為“新市民”群體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的同時,幫助其建立信用記錄,使其不再為“無收入證明”等難題困擾。
通過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馬上消費以多元化產品為依托,將服務不斷延伸,目前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3C數碼、旅游運動、生活服務等全場景覆蓋,截至2021年12月末,累計服務縣域、農村用戶超過3362萬人、2778萬人。
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新市民”群體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脫貧事業、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考核標準。對于持牌消金機構來說,滿足三億“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不僅是任務,也是機遇。(記者/許潔)
(編輯 張偉)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