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8月28日,中信銀行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中信銀行行長蘆葦,中信銀行副行長胡罡,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中信銀行副行長谷凌云等出席發布會。
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開源節流雙管齊下,經營效益保持穩健。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364.78億元,同比增長2.78%。此外,中信銀行擬將2025年度中期現金分紅比例提升至30.7%,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回報預期。
“一個故事講一年不難,但要持續講,而且要講好可不容易。”蘆葦表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經營最大的亮點在于,一如既往地在穩健、均衡、可持續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對于下半年經營發展、居民資產配置新變化、財富管理發力方向以及銀行業凈息差走勢等話題,中信銀行管理層在現場進行了回應。
(中信銀行2025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現場 楊潔/攝影)
談下半年規劃:
資產、息差、非息三方面持續發力
對于下半年的規劃,蘆葦表示,中信銀行將進一步強化“大抓營收”的導向,從資產、息差、非息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有信心實現全年業績跑贏大勢。
一是,進一步抓好大類資產配置,穩住營收的基本盤。對公端,重點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貸款投放力度,通過構建優質項目儲備庫做優增量儲備,完善提前還款的應對策略,做深存量管理,繼續鞏固低收益票據的壓降成果,優化結構、穩定收益。零售端,各條線將緊抓政策契機,緊跟新變化和新場景,一手控風險、壓不良,一手加強營銷、規模上量;信用卡也是要深挖優質客群的交易和貸款需求,加快優質資產投放。
二是,進一步抓好負債的精細化管理,夯實息差穩定器。全力推動活期存款有效增長,對公做好綜合經營,通過結算、融資、機構、外匯、托管共同發力,提升活期存款占比;零售針對主結算客戶攻堅,做大支付交易規模;金融市場業務堅持“穩活期、管定期”,通過產品拓展清算類業務的存款回流和托管賬戶的資金沉淀等。
三是,進一步推動非息收入的增長,激活營收新引擎。一方面,聚焦資本市場,大力發展財富管理。另一方面,將合理安排投資策略,充分發揮金融市場的能力優勢,規模上給予資源傾斜,努力向市場博收益。此外,推進跨境金融的快速發展。
談居民資產配置三大變化:
下半年將重點提升三項能力
今年上半年,在低利率態勢不斷深化、市場波動與客戶需求出現分化的情況下,中信銀行的財富管理,特別是財富代銷業務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
在謝志斌看來,當前,居民的資產配置行為正在經歷三個比較明顯的變化:一是低風險偏好資金出現輪動效應,隨著存款利率進入1%時代,部分居民資金正從存款向理財和保險產品遷移。二是中高風險偏好客戶的投資策略發生轉變,正由“高收益高波動”轉向“低回撤高勝率”。三是居民配置需求整體升級,從過去單一產品購買逐步過渡到多元資產配置。
對此,謝志斌表示,下半年中信銀行將重點提升三項能力:一是產品端強化資產組織能力,聯動頭部資管機構深耕大類資產配置,理財加速向穩健固收+策略轉型。二是深化客戶經營體系能力,積極拓展代發、資本市場等場景批量獲客,強化分層經營與精準服務,升級高端客戶全球化資產配置服務,聯動子公司構建境內外融合經營模式。三是從渠道端升級服務配置的能力。
談銀行業凈息差走勢:
下降速度將逐步放緩
過去三年,中信銀行凈息差連續跑贏大勢,展現出穩息差的堅決執行力。對于后續走勢,蘆葦預計,銀行業凈息差的下降速度可能逐步放緩。
在蘆葦看來,利率下行的環境下,息差仍有收窄壓力。目前,資產價格仍在低位運行,隨著存量高收益資產逐步到期,將繼續帶動銀行資產收益率下行,導致息差仍有下行壓力。但“反內卷”等政策,將推動銀行業的凈息差逐步趨穩。
“一方面,今年以來,‘反內卷’政策逐步出臺,有利于規范行業有序競爭,引導銀行業把握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保持自身健康發展的平衡;另一方面,央行也推動存貸對稱降息,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有利于銀行進一步壓降負債成本。”蘆葦進一步表示。
“我行將繼續按照年初確定的‘結構為王’思路,全力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快結算能力建設,堅持穩息差的經營主題,保持行業相對優勢。”蘆葦表示,一是繼續全力支持信貸投放,力爭票據貼現規模保持低位,帶動全年凈息差進一步改善;二是存款堅持“量價平衡”的發展原則,持續優化存款結構,不斷深化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建設,穩住活期存款規模,同時繼續嚴控資源性存款規模,按照匹配活期增量的原則進行安排。
(編輯 喬川川)
23:50 | 內外資奔涌共振驅動港股流動性穩步... |
23:5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外商直接投資... |
23:50 | 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 |
23:32 | 企業數據資產開發運用提質加力 規... |
23:32 | “金九銀十”樓市向止跌回穩繼續邁... |
23:32 | 隨著科創板成長層揭開面紗 資本市... |
23:32 | 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
23:32 | 深交所與馬斯喀特證券交易所簽署合... |
23:32 | 杭州城投攜手智譜發布多個大模型 ... |
23:32 |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 |
23:32 |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杭州人工智能終... |
23:32 | 以電力算力為雙翼 濟南高新區上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