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華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中國“智造”升級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重新審視科技保險試點得失,進一步激發保險服務科技創新的活力,已是時代賦予保險業的歷史重托。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科技創新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問題。金融業是支持科技創新的強力推動器,涵蓋了融資、價值發現、風險分擔等多個方面。創業創新企業在早期階段面臨的不確定性風險最高,“死亡率”也最高,被稱為“死亡之谷”。要推動科技創新類企業跨越“死亡之谷”,最終成長為“獨角獸”,離不開資本的大力支持,也亟需保險的強勢補位。
保險的天職是風險管理與分擔,已成為重要產業、企業發展的風險管理基本手段,在服務科技創新方面大有可為。一方面是資金支持,這是支持科技創新的最常規方式。近年來,保險資金在支持國家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方面,通過股權投資基金、股權計劃等方式積極參與了新技術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是大力發展科技保險,根據科技企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提供保險服務。
科技保險試點始于2006年。原保監會、科技部當年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保險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目前已在全國推廣,不少地區出臺了科技保險保費補貼和專項獎勵政策。比如,廣州對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等6個險種給予60%的保費補貼,其余科技保險給予30%的保費補貼。
十余年來,科技保險產品逐步豐富,服務面逐步拓展,覆蓋科技企業產品研發,知識產權保護貸款保證、關鍵研發人員健康和意外等多個方面;服務模式逐步完善,從單一保險保障向全方位保險金融服務過渡,推動產、融、保有效銜接。這對支持科技創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遭遇了裹足不前的尷尬。截至2016年年底,科技保險的保費收入77.66億元,僅占全國原保費收入的0.25%。
科技保險的發展困境有多重原因。從科技企業的小眾化、獨特性、新穎性來看,保險機構很難按照針對傳統企業的做法通過“大數法則”來“測算”風險,而且科技企業的專業性給保險機構提出了很高的業務能力考驗和復雜的信息不對稱難題,保險機構面臨較大的道德風險。同時,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很難估量,險種如何定價始終是一個難題。再從科技保險試點來看,專業性的科技保險機構比較缺乏,目前僅一家專業性科技保險機構獲準開業。科技保險專業機構的缺乏,一方面造成產品供給單一且無法有效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則難以有效協調與科技部門或其他科技金融專業機構的資源。
要提高保險業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重在提升保險業服務科技創新的專業化水平,一是鼓勵、支持科技保險專業機構的發展,對其準入標準、經營范圍、政策優惠等做出更為明確的規定。在政策方面,加大對科技保險的稅優和補貼力度,逐步推動運用首臺套技術裝備的保險風險補償機制,允許科創人員更大范圍、更大比例的險種稅收優惠。二是強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專屬”產品的研發,鼓勵保險公司根據科技企業風險特征和需求,提供特色保險產品,進一步提高專業化服務能力。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可加大基礎研究,為科技創新過程中的人身、財產、信用等各類風險做更細致的分析,為產品研究提供依據。三是加強保險與銀行、風投創投、擔保公司等金融業態的互動合作,“眾人拾柴火焰高”,聯合開發科技金融類相應產品,構建多層次的科技金融風險分擔機制。
23:37 | 發力BC技術破“內卷” 隆基綠能預... |
23:37 | 部分原材料漲價 南僑食品多措并舉... |
23:37 | 洛陽鉬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最高達91... |
23:37 | 重要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 揚電科技... |
23:37 | 百隆東方:業績預增主要是訂單飽滿... |
23:36 | CXO行業迎來拐點? 奧浦邁上半年凈... |
23:36 | 27家有色金屬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凈... |
23:36 | 受益制冷劑供應趨緊 多家氟化工上... |
23:36 | 已有323家A股公司披露籌劃2025年中... |
23:36 | 招商蛇口斬獲前海宅地 樓面價創深... |
23:36 | 半導體多細分領域公司中期業績向好... |
23:36 | AI眼鏡市場火熱 產業鏈公司紛紛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