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結合2017年度保險消費投訴處理考評情況,銀保監會對投訴處理考評排名靠后的中國人壽(行情24.96+1.79%,診股)(港股22.60 +2.49%)、新華人壽、人民人壽、陽光人壽、泰康人壽、中華財險、永安財險、太平財險、英大財險、眾安在線10家保險公司進行監管談話,要求相關保險公司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限時整改。
保險產品頻現亂象
據接近監管方面的人士透露,10家保險公司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保險消費投訴數量過高、投訴處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銷售糾紛和理賠糾紛投訴較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比較突出等方面。此次對10家公司監管談話除約談保險公司“一把手”,同時約談引發投訴較多業務部門的負責人。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2月,原保監會通報2017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財產險公司涉嫌違法違規投訴量居前的為: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中華財險、大地財險、國壽財險、陽光財險、永誠財險、安邦財險(7件)、華安財險(7件)、太平財險(7件)、天安(港股4.79+0.63%)財險(7件)和信達財險(7件)。
人身險公司涉嫌違法違規投訴量居前十位的為:中國人壽、新華人壽、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太平洋人壽、富德生命、陽光人壽、人民人壽、太平人壽和華夏人壽。
5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2018年一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18年一季度,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22651件,其中,涉嫌違法違規投訴361件,占投訴總量的1.59%;保險合同糾紛投訴22290件,占投訴總量的98.41%。
內部風險管理需加強
銀保監會相關人士稱,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三大類消費誤導亂象。一類是混淆產品類型。以儲蓄存款、銀行理財、基金等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或將保險產品宣傳為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機構共同開發的產品等,沒有如實向消費者說明所推薦產品是保險產品。
第二類是夸大產品收益。對保險公司的股東情況、經營狀況以及過往經營成果進行虛假、夸大宣傳,或對保險產品的不確定利益承諾保證收益等,沒有如實向保險消費者說明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等保單利益的不確定性。
第三類是隱瞞產品情況。沒有如實向保險消費者說明與保險合同相關的重要信息,比如隱瞞保險產品的除外責任,提前退保可能產生的損失,費用扣除情況,猶豫期的起算時間、期間以及享有的權利等。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當前外部金融環境中的一些非法分子將矛頭指向傳統保險業銷售其他類別的金融理財產品,還是某些內部保險從業者以非專業的態度誘騙消費者“退舊保新”的行為,都在傳達出一種強烈的信號:保險公司的內部風險管理需加強。
雖然當前整治市場亂象各項工作按部署穩步有序推進,但問題仍存在,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堅決防止出現等待觀望、推諉責任和消極應付等情況”、“持續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嚴處罰、嚴問責的高壓態勢”,這是監管部門提出的“鐵命令”。
目前,接受談話的保險公司負責人均表示,將嚴格落實中國銀行(行情3.79+0.80%,診股)(港股4.19 +1.45%)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要求,提出有效整改舉措,妥善處理投訴糾紛,不斷提升經營水平和服務質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明確要求相關公司切實承擔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主體責任、樹立依法合規經營理念、妥善處置化解投訴糾紛、強化銷售行為管控、優化保險理賠服務。
21:21 | 佳都科技發布業績預告 預計上半年... |
21:20 | ST加加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超650... |
21:17 | 福斯達: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 |
21:17 | 尖峰集團: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 |
21:17 | 今創集團: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 |
21:17 | 錦江航運: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提... |
21:17 | 九牧王: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的公... |
21:17 | 科達制造: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 |
21:17 | 駱駝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 |
21:17 | 寧波韻升: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 |
21:17 | 上海雅仕: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 |
21:17 | 新黃浦: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