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證券業作為棋局中的重要棋子,持續獲得利好支持。上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將深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開放舉措,將原來規定的2021年取消證券、期貨、壽險外資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7月7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加快證券業對外開放是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的需要,是兌現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是吸引并用好外資發展經濟的需要,也是增強中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能力的需要。
具體來看,我國外資控股券商隊伍持續擴充,3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將在近日核準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至此證監會已核準設立3家外資控股券商。
5月17日,證監會第一次反饋聯信證券、金圓統一證券、華勝國際證券、瀚華證券以及方圓證券等5家合資券商的設立申請,要求其進一步對問題補充說明。
對于監管層審批合資券商提速,劉向東表示,國內券商開放將會與國外券商開展同臺競爭,有利于國內券商借鑒國際券商的經營管理辦法,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服務效率,爭取在競爭中能脫穎而出。若國外券商有意愿投資中國市場,今年合資券商有望再擴容。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對合資券商的政策也在不斷放寬。6月13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公布的9項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和行業開放的舉措中,多項涉及合資券商的展業安排。具體而言,證監會將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允許合資證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外股東實現“一參一控”,合理設置綜合類證券公司控股股東的凈資產要求;適當考慮外資銀行母行的資產規模和業務經驗,放寬外資銀行在華從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準入限制。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支持在上海試點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資持股比例上限。
對此,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7月7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支持證券業對外開放,對券商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國內券商在選擇境外投行合作時應選擇信譽良好、風控能力強的境外投行,此外還應注意控制衍生品交易的風險。
“總體來看,證券業對外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必須把開放的步子邁得大一些。”劉向東說。
21:16 | 一彬科技:關于歸還暫時補充流動資... |
21:16 | 渤海輪渡: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21:16 | 長盈精密: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21:16 | 超研股份:關于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 |
21:16 | 誠達藥業:關于部分首次公開發行前... |
21:16 | 頂固集創:公司本次回購股份計劃已... |
21:16 | 飛鹿股份:關于提前贖回飛鹿轉債的... |
21:16 | 福然德: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 |
21:16 | 光格科技:首次公開發行戰略配售限... |
21:16 | 恒鋒工具:關于不提前贖回鋒工轉債... |
21:16 | 金陵體育:關于金陵轉債即將停止轉... |
21:16 | 蕾奧規劃:關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購...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