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在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持續深化、行業傭金分配機制加速重構的背景下,分倉傭金數據成為觀察券商業務轉型成效的重要窗口。
Wind資訊數據顯示,上半年,券商合計實現分倉傭金44.72億元,同比下降33.98%。從整體格局看,頭部券商憑借綜合實力與機構客戶覆蓋優勢占據主導地位,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3.47億元分倉傭金蟬聯榜首,部分中小券商則通過特色化布局實現了分倉傭金大幅增長、排名顯著躍升。
頭部券商優勢凸顯
從上半年券商實現分倉傭金的具體情況來看,頭部券商研究優勢進一步凸顯,中信證券以3.47億元分倉傭金穩居榜首,國泰海通以2.83億元緊隨其后;廣發證券、長江證券、華泰證券分列第三位至第五位,分倉傭金均超過2億元,分別為2.51億元、2.3億元、2.22億元;國聯民生、浙商證券、興業證券等中型機構則憑借特色化布局實現突圍,與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證券共同構成傭金收入超1.5億元的第二梯隊。
在券商研究業務收入整體收縮背景下,行業競爭格局正步入深度變革與動態調整的關鍵階段,頭部券商市場份額持續集中,排名前20的券商在分倉傭金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合計傭金達33.58億元,占據整體市場的75%,且單家機構的傭金收入均突破1億元門檻。其中,中信證券的傭金席位占比達7.75%;國泰海通的傭金席位占比為6.33%;廣發證券、長江證券的傭金席位占比也均在5%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中小券商正通過精準卡位細分賽道、構建特色研究標簽實現彎道超車。上半年,國聯民生、浙商證券和興業證券三家機構通過差異化布局,實現分倉傭金排名躋身行業前10。
在增速方面,盡管上半年券商分倉傭金市場整體規模收縮,但部分機構憑借研究能力精進與戰略布局優化,仍實現了逆勢增長或對降幅的有效控制。比如,浙商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中金公司的分倉傭金同比降幅均控制在10%以內,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部分中小券商則實現爆發式增長,華福證券分倉傭金同比激增312.34%至8683.08萬元,排名較2024年全年上升11個位次;華源證券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長2163.26%至4820.27萬元,排名較2024年全年上升29個位次;在行業整體收縮的背景下,兩家機構成為分倉傭金前30強中僅有的實現正增長的券商。
研究業務價值回歸
如今,券商研究業務正迎來業務生態、盈利模式與團隊建設的全方位重塑。在此背景下,行業持續推動研究業務回歸價值本源,并加速探索發展新路徑。
申萬宏源研究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4年7月份實施的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新規,重構了交易傭金機制,對賣方研究的競爭格局、業務布局等均有深遠影響,也進一步推動了投資研究回歸價值本源,研究服務只有直接滿足客戶投資決策需求,才能真正實現價值的轉化。”
從業務實踐看,頭部券商在鞏固境內研究優勢的同時,正加速拓展全球視野。上半年,中信證券研究業務持續擴大客戶覆蓋面,進一步提升全球一體化水平,以確保研究產品的雙向轉化及服務的雙向提供更加通暢,加大機構客戶服務力度,境內外服務機構客戶力度和效果顯著提升;華泰證券研究業務同樣積極拓展全球視野,海外研究標的覆蓋量同比增長125%,海外研報數量同比增長96%,全球化布局成效初顯;中小券商中,華福證券研究業務圍繞新質生產力主線進行研究布局,重視產業深度,加強行業協同。
事實上,面對公募降傭、行業整合與AI賦能等多重機遇與挑戰,券商研究業務的“價值回歸”已形成多路徑探索。其中,中金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聚焦實體經濟需求,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并依托“投資+投行+研究”協同發力,積極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申萬宏源研究則繼續深耕好研究本職,努力讓研究回歸本源,通過機構業務委員會統籌協調證券公司整體資源的功能,積極協同機構條線為客戶提供“研究+業務”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持續構建并完善行業獨有的“投研+產研+政研”一體化體系。
對于后續研究業務的規劃,各家券商也明確了自身方向。例如,中信證券研究業務將繼續提升研究能力、擴大研究影響力,拓寬業務模式、多維度發揮研究價值,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的研究覆蓋和機構客戶的服務覆蓋,并實現境內外研究業務模式的統一,完善面向全球的研究和服務體系;國聯民生計劃通過差異化、前瞻性的深度研究提升市場份額,推動研究影響力向頭部梯隊邁進,同時鞏固產業專家型研究特色,打造高價值產品矩陣,并縱深布局重點產業鏈,構建協同共振的研究生態。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