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為持續完善市場體系,深化期貨與現貨結合,促進場內與場外市場協調發展,建立多層次大宗商品市場體系,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于2021年6月3日舉辦“期貨大講堂——期現融合創新發展”活動,就商品互換等場外衍生品業務進行了交流,來自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等市場機構共計50余名代表參加活動。
互換作為場外衍生品市場的核心工具,被廣泛應用于產業企業風險管理。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的數據,我國場外衍生品市場發展迅速,2021年一季度,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場外商品衍生品業務中商品互換累計名義本金318億元,同比增長2.1倍。
上期所副總經理陸豐在活動上表示,為解決期貨市場交易標準化與客戶需求多樣化矛盾,滿足廣大實體企業個性化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的需要,上期所主動作為,扎根現貨市場,開拓場外衍生品市場,于2018年5月28日推出了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臺(下稱平臺),以具有公信力及專業優勢的期貨交易所為關鍵鏈條,連接場內場外市場,實現期現融合。平臺建設按照“三步走”的發展規劃,在實現平臺“從無到有”的基礎上,按照“從有到優”和“從優到強”的階段性發展規劃,不斷推動場外業務的發展。平臺運行3年來,已上線銅、鋁、鉛、鋅、錫、鎳、天然橡膠、白銀、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不銹鋼、瀝青等13個品種的標準倉單交易,并相繼推出天然橡膠延伸倉單交易、倉單質押、現貨報價專區等功能。上線至今累計成交金額超過4200億元(單邊統計),累計完成簽約交易商超過500家,倉單線上質押業務累計通過銀行向近20家企業發放貸款超過5億元。
活動上,上期所介紹了商品互換業務方案的交易結構、互換產品設計及清算方式,市場機構代表則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介紹商品互換業務,分享服務實體企業的經驗及思考,并就期現融合、緩釋金融風險、助力穩價保供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會代表對上期所互換業務方案給予高度認可,并呼吁希望上期所推出商品互換業務,以交易所的公信力及專業優勢,為我國商品互換市場增信,降低市場信用風險,更好促進商品互換市場發展。
下一步,上期所將以上期標準倉單交易平臺為抓手,積極發展商品互換等場外衍生品業務,穩步推進期貨品種標準倉單交易的全覆蓋、保稅倉單和延伸倉單登記與交易,做精做細產業服務,推動實現大宗商品和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順暢流動和優化配置,打造綜合化國際化的一流衍生品服務平臺。
(編輯 李波)
18:28 | 飛沃科技:公司同HEGGEMANN AG的合... |
18:28 | 飛沃科技: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8:28 | 風范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
18:28 | 福安藥業:公司目前不存在與其他企... |
18:28 | 福達股份:預計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 |
18:28 | 港迪技術: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18:28 | 古鰲科技:主營業務有金融設備和軟... |
18:28 | 光莆股份:截至7月10日公司股東總... |
18:28 | 廣聚能源: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 |
18:28 | 國安股份:截至7月10日公司股東人... |
18:28 | 國林科技:乙醛酸業務下游客戶多為... |
18:28 | 國脈科技:暫無計劃涉足大宗商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