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
機器人賽道近期持續火熱,機器人大賽、機器人運動會、機器人消費節等各類活動層出不窮,宇樹科技、松延動力等明星企業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而這些明星企業得以暫時“領跑”,都離不開背后創投基金的支持。
事實上,這些明星企業往往在成立之初,就已被創投基金提前“鎖定”。這并非個例,在低空經濟、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始終扮演著產業先導者角色,投資往往早于行業爆發期。
創投基金為何總能快人一步,精準押注未來?在筆者看來,這主要在于創投基金能夠發現價值,敢于承擔風險,而創投基金之所以能夠發現價值又敢于承擔風險,則依賴于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首先,我國高度重視創業投資,不斷優化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環,引導創投基金加大投資科技創新力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作為耐心資本的中堅力量,創投基金是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始發站”,往往能夠為企業提供“第一筆錢”。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鼓勵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并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創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環:更廣泛的募資來源讓基金“有錢投”,更清晰的投資規則讓基金“投得準”,更規范的管理制度讓基金“管得好”,更順暢的退出渠道讓基金“退得出”,環環相扣。
正是基于系統性的政策引導,創投基金在投資布局上更具前瞻性,在風險管控上更顯專業性,在價值創造上更富持續性。這一政策驅動的良性循環機制,為科技創新注入了持續穩定的資本活水,助力構建“科技研發—資本賦能—產業升級”的協同發展生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其次,創投基金投資風險偏好相對較高,勇于在新興產業萌芽階段“試錯”,不斷校準賽道價值,博取超額回報。
創投基金總能快人一步的一大因素在于其敢于“試錯”。通過高風險投資博取高收益回報的商業邏輯使創投基金愿意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買單。新興產業的技術路線不成熟、市場前景不明朗,相關科創企業雖有高成長潛力但也伴隨著高風險,創投基金秉持“試錯即機會”理念,愿意以單個項目試錯成本驗證對賽道趨勢的精準判斷,以此不斷校準未來投資錨點。反過來,這種試錯式包容,也進一步篩選出真正符合新質生產力方向的優質企業,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然而,創投基金也并非盲目冒險,它們具有專業風險評估體系與科學估值方法,借助多賽道分散投資稀釋單一項目風險,在技術迭代的不確定性中尋求產業發展的確定性。也正是基于這套前瞻的投資策略,創投基金總能提前嗅到技術變革的先機,在新興產業爆發前完成布局,最終實現超額回報。
最后,創投基金資金成本低且期限長,能夠為科創企業持續穩定經營提供關鍵支撐。
資金優勢是創投基金提前布局新興產業的重要籌碼。對新興產業企業而言,資金是影響其經營發展的核心要素,直接關系到技術投入、產品研發及市場開拓效果。在國家大力鼓勵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背景下,銀行信貸資金雖已向相關領域傾斜,但仍存在借貸成本偏高、期限偏短等現實問題。創投基金采取直接股權投資模式,且投資期限較長,無須企業承擔還本付息的短期壓力,與新興產業企業的資金需求特征更為匹配。這也使得科創企業更愿意向創投基金開放早期投資窗口,進而為創投基金提供了押注未來的機會。
當然,創投基金并非無所不能,也不是“百投百中”。在公眾視野中,眾多明星企業的成長軌跡里,常能看到創投基金的身影,這背后存在一定的“幸存者偏差”——成功案例引人矚目的同時,創投領域的失敗案例也時常發生。但正是這些失敗,構成了創投行業不斷向前的重要推力。每一次項目失利所沉淀的經驗,都在幫助創投基金不停地校準賽道選擇、優化投資邏輯,使其在后續布局中更貼近產業規律與技術演進方向。
這種“試錯—總結—修正”的演進過程,也使創投基金以資本“探路人”的角色,發掘并培育出更多優質企業,推動新興產業在技術碰撞與模式創新中加速成長,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23:50 | 內外資奔涌共振驅動港股流動性穩步... |
23:5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外商直接投資... |
23:50 | 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 |
23:32 | 企業數據資產開發運用提質加力 規... |
23:32 | “金九銀十”樓市向止跌回穩繼續邁... |
23:32 | 隨著科創板成長層揭開面紗 資本市... |
23:32 | 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
23:32 | 深交所與馬斯喀特證券交易所簽署合... |
23:32 | 杭州城投攜手智譜發布多個大模型 ... |
23:32 |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 |
23:32 |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杭州人工智能終... |
23:32 | 以電力算力為雙翼 濟南高新區上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