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記者走訪廣州桐樂大塘街社區飯堂(長者飯堂)那天,暴雨突至。本以為不會有太多人來用餐,卻見大堂內座位逐漸坐滿,飯堂成了老人們的第二個家。一位阿姨坦言:“這里不僅能吃上實惠可口的熱乎飯菜,還有人一起聊天。”簡單的一句話,不經意間道出了養老服務的本質——滿足老年人最基礎的需求,提供具體細微的生活改善。越是細微處,往往最見功力。
養老產業具有典型的“長周期”特征,技術研發慢、市場培育慢、回報兌現也慢。如果說傳統金融追求的是“快進快出”,那么養老金融則更需要的是具備“長跑思維”。當前,養老金融的難點,在于既需要金融機構有快速響應的“速度”,又要有“看得準”的專業能力,同時還考驗著機構的“耐心”。
做好養老金融是踐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的應有之義,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促進中國特色金融和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在采訪中,商業銀行的探索實踐也再一次證明:只有深入場景、真正理解需求,跳出報表數據,真正走進“皺紋與拐杖”的世界,金融才能從“冷冰冰的數字”變成“暖融融的服務”。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但應對方式充滿不確定性。如何讓養老金融服務從“錦上添花”變為“雪中送炭”,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科技進步與金融發展的紅利,是商業銀行下一步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需要思考的課題。
對老年群體而言,溫暖并不簡單停留在宏大敘事里,他們最需要的正是那些愿意為“慢需求”停下腳步的服務,而這恰恰就藏在那具體的一餐飯、一張床、一次康復訓練中。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