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位接近易會滿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祖籍溫州的易會滿業務能力強,市場經驗極其豐富,學習能力也很強。
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任命易會滿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免去劉士余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職務。
非名校畢業、從基層干起、深耕工行30余載、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從易會滿的履歷來看,這位大行董事長的脫穎而出,成功演繹了“逆襲金融大佬”的傳奇故事,然而這并非易會滿的職業頂點。
歷屆證監會主席的位子都猶如燙手山芋。證監會主席肖剛任內,A股行情跌宕;劉士余任內,大起大落,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股市更是經歷了大幅波動。如今易會滿接棒證監會主席,資本市場能否迎來春天?
兩次逆襲
1984年,易會滿從國家級重點中專浙江銀行學校(現已升格為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城市金融專業畢業,進入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分行,擔任計劃處計劃員。但隨后伴隨著中國銀行業專業化改革,易會滿幾乎與工行改制同一時間來到工行,可以算是開山鼻祖般的老員工。
1985年,易會滿從杭州市分行計劃處副處長做起,從最基層一路經歷了計劃處處長,二級分行副行長、行長,一級分行副行長、行長,直至金字塔的頂端。
2013年,工商銀行元老級高管、原行長楊凱生卸任,易會滿接任楊凱生成為工行行長。這被外界看來是易會滿的第一次“逆襲”。彼時,49歲的易會滿在工行任第四副行長,根據2012年工行的業績報告披露信息,王麗麗、李曉鵬、羅熹等工行副行長均排在易會滿之前。
易會滿的第二次“逆襲”則是他走入公眾視野以后,順利完成了從行長到董事長的跨越。2016年5月,一代銀行家姜建清謝幕工行,在工行體系內部已經錘煉31年的工行原行長易會滿接任董事長一職,成為工行新的掌舵人。
從過往經驗看,國有四大行的董事長人選一般都是由央行或其它副部級單位領導接替。例如,2016年原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接棒農行董事長職務。2017年,原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平調至建設銀行董事長。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相較之下,從行長職務升任大行董事長的則相對少見,易會滿的能力可見一斑。
一位接近易會滿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祖籍溫州的易會滿業務能力強,市場經驗極其豐富,學習能力也很強。
兩年來,在易會滿掌舵下的工行,資產規模已經突破20萬億,但2018年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資產質量逐步改善。
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工行實現凈利潤2,401.20億元,同比增長4.82%。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18%,年化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為15.15%;實現營業收入5,770.55億元,同比增長7.71%;利息凈收入4,236.30億元,同比增長10.28%,并獲得第一財經2018年度金融價值榜年度銀行稱號。
在工商銀行歷屆年報、半年報業績發布會上,易會滿對記者們的提問都詳細回答,直言不諱。例如在2017年,工商銀行連續多個報告季中,撥備覆蓋率連續低于150%,貸款撥備率低于2.5%。時任工行董事長的易會滿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關于撥備的提問時表示:“過去工行撥備覆蓋率曾下降至150%以下,去年工行不良貸款絕對額上升不多,并且盈利保持較穩定,按照審慎性原則,撥備提取較少。按照新的會計準則,撥備覆蓋率按新口徑已經到了169%,風險抵御能力比較強。”
如今,易會滿任證監會主席,開啟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他人生的第三次“逆襲”。與此同時,他將面臨更多挑戰。
紓困民企
盡管掌管資產規模超20萬億的全球第一大行日理萬機,但從近期易會滿出席各大論壇的發言講話中不難發現,他在思考的不僅是一家銀行的經營業績,針對金融行業如何健康發展他都有非常深入地思考,并針對行業發展弊病,提出多項改良建議。
例如,2017年,銀行業曾有過簡稱為“三三四”的金融同業監管整治風暴。易會滿在“2017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說,治理金融亂象不能一蹴而就,治理金融亂象,要建立一張能反映金融業運行整體情況和風險實質的超級資產負債表。他認為,一張能反映金融業運行整體情況和風險實質的超級資產負債表能從根源切入,在基礎問題上進行頂層設計,可以使我們對各類金融風險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方、對癥施治。在今天看來,易會滿的思考頗為全面,在2018年下半年金融政策轉向,強調有針對性的去杠桿這一想法頗具前瞻性。
又如,在2018年8月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易會滿針對支付產業魚龍混雜的亂象喊話,呼吁規范支付管理刻不容緩。這也與后來支付行業“斷直連”有序平穩過度,行業進一步規范相呼應。
在2018年下半年,民營小微企業的發展是行業關心的話題。四大行中,工行董事長易會滿率先親自帶隊來到浙江杭州和紹興兩地,實地走訪調研普惠金融服務對象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工作。易會滿稱,在如何擴大信用貸款范圍、額度及抵押物方面,銀行需要在把握實質風險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主動性和創造性,降低對典當文化的依賴。
易會滿調研歸來,工行立即召開發布會,全面升級該行普惠金融服務,此外還發布倡議書支持小微融資,后來又與100家民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不過第一財經梳理發現,易會滿對于資本市場和股市的言論和觀點較少。他稱,要建立統一的金融基礎制度。要對市場各類不同監管對象的同類業務實施標準一致的統一化監管。要堅持基礎資產透明。對各類通道、委外類金融產品要穿透識別底層基礎資產,防止“套娃”式包裝,消滅不透明,做到不管風險如何改頭換面,始終有一雙火眼金睛。此外易會滿特別強調,要重視監管部門的有效聯動,要完善中央與地方監管分工。
面臨挑戰
易會滿即將執掌的證監會主席的位子,被業內稱為“火山口”,2019年資本市場走向,是對易會滿最大的考驗。
2016年初,57歲的劉士余接棒肖剛出任證監會主席,從“害人精”、“野蠻人”再到“資本大鱷”,劉士余怒懟大鱷,花大力氣整治資本市場亂象,但也稱,“開了眼界,也很震驚”。
兩年來,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一系列積極變化。一個顯著變化是IPO“堰塞湖”幾乎消失。排隊企業積壓,一直都是注冊制的“克星”——注冊制實施后企業扎堆上市造成二級市場股指承壓,是監管層和投資者的共同擔心。僅2017年一年,證監會就審理了633家企業的IPO申請。截至2018年12月13日,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托憑證企業還有278家,與高峰時期的800多家相比已經大大減少。
第二個顯著變化是,證券違法得到有力打擊,且監管日益常態化。如果上市公司不誠實、從業者不守規矩、投資者不依法交易,在此情況下貿然推行注冊制,那必然是一場災難。嚴厲打擊違法行為,規范各類市場主體,也成為凈化注冊制改革市場環境非常關鍵的內容。以2017年為例,全年新啟動調查478件,新增立案案件312件,其中重大案件90件,同比增長一倍。特別是市場操縱,在近幾年得到有力打擊。監管理念在轉變,配套法律在完善,特別是數據監控手段的提升,都讓市場操縱越來越無處遁形。
第三個顯著變化是,退市制度逐漸發揮作用。注冊制改革是對證券市場的“入口”進行完善,只有在“出口”也通暢的情況下,股市的新陳代謝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發揮。
2018年下半年資本市場再次大幅波動,擺在易會滿面前的,仍舊是一個十分脆弱,制度建設亟待完善的市場。2019年資本市場能否迎來“野百合的春天”,易會滿面仍將面臨諸多艱巨挑戰。
20:18 | 寧波市證券期貨業協會聯合多方開展... |
20:11 | 中信消費金融亮相“金融集市” 未... |
20:09 | 京東健康聯合多家三甲醫院開展秋季... |
20:08 | 京東健康再拿下一款GLP-1新藥 全網... |
20:07 | 量子之歌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完... |
20:06 | 河南空天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 |
19:59 |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在蘇州... |
19:58 | 華潤電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成立... |
19:51 | 同宇新材: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 |
19:51 | 興業股份:2025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實... |
19:51 | 山東礦機:關于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 |
19:50 | 科思科技:關于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