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當下,A股市場下起“紅包雨”。截至8月22日,已經披露2025年半年度分紅預案的A股上市公司,中期擬合計派現超千億元。
上市公司積極分紅不僅反映出其更加注重投資者回報,資本市場投資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更彰顯了我國資本市場治理效能的持續提升,分紅已從過去的“政策引導”逐步轉向“內生需求”,成為企業完善治理與創造價值的有機組成部分。
筆者認為,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分紅常態化,需多維度協同發力,化“被動響應”為“主動作為”,從而夯實價值投資基石,推動資本市場行穩致遠。
其一,強化分紅穩定性和可預期性,讓回報有章可循。上市公司要避免“一年分、一年不分”的隨意性,將分紅從“一時熱”升華為“長久計”,讓其真正成為穩定市場預期的“定心丸”。
這要求上市公司綜合考慮自身發展階段、經營模式、外部環境等因素,主動將分紅政策與中長期發展戰略結合。首先,上市公司應分階段、有策略的分紅。對成長期企業而言,需處理好投入與分紅的關系,夯實長遠發展基礎。對成熟期企業而言,則應提高分紅比例,積極回饋股東。其次,有條件的上市公司應確保分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可以通過公司章程明確分紅政策,向市場傳遞穩定信號,幫助投資者形成合理預期,減少因政策波動引發的市場擾動,避免隨意性分紅或過度分紅,讓分紅理念真正內化為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
其二,優化分紅結構與方式,讓“紅包雨”下得更精準。上市公司應結合現金流狀況,積極探索更靈活的分紅方式,讓投資者能更及時地分享公司成長紅利。同時,要平衡即期與遠期利益,在保證現金分紅比例的前提下,探索“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組合拳,或通過股本回報等方式,在提升股東即期回報與保障企業長期發展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提升分紅的“含金量”與精準度。
其三,強化信息披露與溝通,讓分紅邏輯“透明可感”。上市公司不僅要“分好錢”,更要“說好話”,應通過投資者說明會、業績發布會等多種渠道,主動向市場闡釋分紅的邏輯與未來藍圖,將分紅行為升華為傳遞公司價值理念、塑造品牌形象的有力工具。這不僅能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引導市場形成理性、長遠的投資氛圍。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上市公司質量持續提升、分紅意愿與能力不斷增強,將推動資本市場朝著更加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方向穩步邁進。
23:50 | 內外資奔涌共振驅動港股流動性穩步... |
23:5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外商直接投資... |
23:50 | 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 |
23:32 | 企業數據資產開發運用提質加力 規... |
23:32 | “金九銀十”樓市向止跌回穩繼續邁... |
23:32 | 隨著科創板成長層揭開面紗 資本市... |
23:32 | 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
23:32 | 深交所與馬斯喀特證券交易所簽署合... |
23:32 | 杭州城投攜手智譜發布多個大模型 ... |
23:32 |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 |
23:32 |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杭州人工智能終... |
23:32 | 以電力算力為雙翼 濟南高新區上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