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正處于幾十年來的發展新變局,中美戰略互動態勢變化也開啟了多極化時代大國之間重建平衡的進程,這一重建平衡的進程逐步在經濟、貿易、投資、金融、安全等多個領域,在中美雙邊、亞太地區和全球層面展開,如何探尋新的處理平衡的模式至關重要。
中美作為全球重要系統性經濟體,客觀上構成了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根據IMF預測,2017年全球GDP增速為3.5%,其中中美GDP增速為6.7%和2.1%,兩者合計貢獻了全球增速的四成以上,不僅彼此互為系統重要性伙伴,對全球產生系統性的影響力。
2017年中美高層及各級別交往比較頻繁,也給中美經貿合作帶來有目共睹的成果。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摩擦”仍是干擾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自特朗普政府就任以來已經發起了79起“雙反”調查,包括“301調查”在內的單邊制裁也有悖于雙方共同利益。近期,特朗普政府發布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等國視作美國的“競爭者”。
中美貿易摩擦的關鍵點還是在貿易平衡和“對等貿易”上,但事實證明,“中美失衡”是被夸大和誤讀的。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但美國貿易赤字并非源自中國或任何國家的貿易傾銷,而是源自美國長期以來的結構不平衡。這種不平衡背后的原因復雜,不僅與美國國內經濟結構和產業政策選擇有關,也與全球產業分工鏈“消費國—生產國—資源國”分工以及全球價值鏈密切相關。
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到今天,有關雙邊貿易的傳統的貿易統計方式面臨挑戰,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狀況。全球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直接投資的大規模增長,使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許多美國的跨國公司的產業鏈已經全球化,如果不按原產地原則,不按全球產業鏈或價值鏈的思路去統計分析,很難說清楚雙邊或多邊的貿易往來。而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的2016年中國進出口500強,前50名有32家是外資企業。以2016年為例,2016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貿易中,外資占據中國進出口總額的45.5%。跨國公司與中國市場已經“互為你我,深度交融”。
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占全球貿易的80%。加入WTO以來,美國跨國公司主導中國加工貿易也成為價值轉移和貿易利益的主要獲利者。一項資料表明,如果扣除跨國公司關聯交易,美國貿易逆差將下降2/3,對華逆差下降30%。另外,全球服務業貿易快速發展的今天,中美之間的貿易平衡問題很難衡量準確。其中跨國公司用商業存在的方式進行的貿易就不在傳統的貿易統計之列,由此產生的巨大差距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事實上,以糾偏“貿易赤字”為目的的貿易政策并不利于美國根本利益。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又都處于進行變革的重要時期,既互為市場,又互為合作伙伴,中美經貿關系并非只“競”不“合”,而且合作遠大于競爭,合作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中國已經連續八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中國仍然是全球潛力最大的投資市場。同時,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消費人口規模,未來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對美國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都有很大需求,這也有助于推動中美之間的商貿往來。
中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全面開放的態度是明確的,雙向開放也是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關鍵。近年來,中國政府先后設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引領市場開放。“全方位開放、”“全面開放”意味著開放的范圍擴大、領域拓寬。前不久,中美簽署的總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的商業合同和雙向投資協議中,就包含能源、制造業、農業、航空、電氣、汽車等多領域。中國按照自己擴大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將大力推進金融、教育、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
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地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將會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迎接全球化和貿易投資自由化,會在以開放促結構性改革、以開放促高質量發展上做文章,包括完善擴大進口的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改善貿易投資便利化條件、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致力于打造國內外開放統一的大市場等。目前,2017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在2015年版基礎上繼續大幅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將原有93條限制性措施壓縮到63條,比2011年的117條降幅高達65%。目前96%以上的外商投資實行屬地化備案管理。
當然,由于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兩國監管方式存在差異,雙方有必要通過繼續積極推進中美BIT對等談判。雙方需要逐步消除投資壁壘和各類投資歧視性政策,以開放的投資政策以及公平公正對待所有投資者。共同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國家安全審查、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提升規則透明度與公平性。雙向開放可能成為未來解決中美失衡的一個關鍵因素。
21:28 | 國瑞科技:關于董事辭任暨選舉職工... |
21:28 | 益佰制藥:關于收到貴州省藥品監督... |
21:28 | 天龍股份:董事、高管減持股份計劃... |
21:28 | 石頭科技:關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 |
21:28 | 長榮股份:關于收購金昌恩馳新能源... |
21:28 | 再升科技:關于終止現金收購四川邁... |
21:28 | 隆華科技:公司目前沒有直接與機器... |
21:28 | 融發核電:公司主要從事高端裝備機... |
21:28 | 濮耐股份:公司具備99氧化鎂的生產... |
21:28 | 泰林生物:股東人數信息請參閱公司... |
21:28 | 東寶生物:公司未向骨膠水生產廠家... |
21:28 | 滄州明珠: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隔...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