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項新政策總會有意料不到的溢出效果。
2019年1月1日開始,房租客們喜迎房租抵扣個稅新政,一派喜大普奔的祥和氣象。
新的個稅抵扣辦法規定,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住房租金支出的,可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扣除。其中,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
在得知新政的第一時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就默默算過,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月入10000元的房租客可以節省大約150元左右。算上其他抵扣部分,還有提高至5000元的抵扣額,月入10000元差不多就免稅了。
如此新政,自然備受歡迎,廣大租房客們紛紛下載個稅抵扣APP,填報抵扣信息,為每月節省下來的幾十上百元偷著樂。
然而,北京一位每月房租5000元的朋友卻說,他放棄了房租抵扣這一項。
細看規定,納稅人享受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應當填報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坐落地址、出租人姓名和身份證件類型和號碼或者出租方單位名稱及納稅識別號(社會統一信用代碼)、租賃起止時間等信息。
租房客要拿房租抵扣個稅,意味著全面曝光房東的信息,曾經躺著收租的房東們立刻成為新的焦慮一族。
汝之蜜糖,彼之毒藥。于是,有房東聲稱,一旦租客拿房租申報個稅抵扣,要么漲房租,要么解除合同退房。
房東們擔心什么呢?交稅!
多年來,我國絕大部分房東從未收了房租去報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繳稅。實際上,若要老老實實地足額交稅,這筆錢還真不少。
房屋租賃收入要交多少稅呢?在近日刷屏的一篇文章中,有房東算了一筆賬:
“你拿我的信息去申報個稅抵扣,過不了幾天稅務部門就會通知我去開發票,單房產稅一項就需要交納360元(全額租金3000元乘12%),這還沒算增值稅和附加稅等!你申請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能省100元,我至少要墊進去500元。”
這樣的算法并不全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個人出租不動產所得屬于財產租賃所得,固定稅率為20%。自2001年1月1日起,對個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房產稅方面,2005年國務院頒行的《房產稅暫行條例》,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房產稅稅率為12%。
個稅和房產稅相互獨立。除此之外,還涉及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等。如此,名義上看,房東們要承擔的名義稅負頗高。若真照此執行,房東們的信息上了稅務系統之后,房租收入交稅無所遁形。
房東們更擔憂的是,房租客申報了信息,我卻沒有交稅,一旦稅務局哪天來查稅怎么辦?到那時候,除了補繳稅款,是不是還會有罰款,會不會有滯納金?
畢竟,2018年就鬧過企業被追繳十年社保的事情,弄得不少企業人心惶惶,不知所措。《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就曾聽說,有企業主為此果斷注銷企業。
當然,在現有階段,各地對房租收稅大抵采用簡易綜合稅率的辦法,且多在5%左右。各地稅務對此也不上心,征管也懶得費勁。
這是為何呢?國稅總局2005年下發的《關于加強出租房屋稅收征管的通知》說得很清楚:出租房屋特別是私房出租點多面廣、隱蔽性強,征管難度大,稅務機關又缺乏有效的信息來源渠道和控管手段,出租房屋的稅收征管基礎工作比較薄弱,漏征漏管情況比較普遍。
這意思大致是說,不是不想收,讓房東們偷稅漏稅,而是不好收,征收成本太高。
那么,房租抵扣個稅會改變這一切嗎?
有從事稅務籌劃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客觀上來看,房租抵扣個稅后,房租客必然積極申報,就必然上傳房東信息。
國家稅務總局科研所特聘研究員楊默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種設置類似于營改增后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的關系,當上游納稅人開具發票,完成他/她的納稅義務之后,下游的人才能夠實現他/她的稅額抵扣。如此一來,下游企業的依法抵扣將增加上游企業實際稅負,但能夠形成一個勾稽、監督與控制的關系,從而完善國家稅收征管系統。
至于曾經缺乏的征管手段,上述人士說,有了大量的房屋租賃數據后,在大數據+AI時代,以往不好收稅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網上流傳,已經有地方搶食頭啖湯,從社區網格中心發出了《個人房屋租賃納稅通知》,逾期不辦就要處罰。
看來,房東的焦慮并非杞人憂天。就連稅務部門人士也有新困惑:如果明知稅源信息卻不征繳,那算不算瀆職?
如果全面強征管,這塊蛋糕有多大呢?據一份《2018年輕人租房大數據報告》,預計至2023年,國內房屋租賃總面積將達83.82億平方米,租賃人口將達2.48億。粗粗估算一下,金額貌似很驚人。
悄悄收房租,躺著數錢的日子“小舟從此逝”了?在現階段,減稅降費才是大方向,房租抵扣個稅也是降低個人稅負的一部分,至于房東們的稅負是否會加重,仍需等待相關部門出臺細則方可知曉。
租客們只盼望2019年不漲房租。
12:02 | 因地制宜多方聯動 山東證監局走訪... |
12:01 | 全面“亮劍”!證監會月內已開8張... |
09:53 | 央行副行長陸磊:支付產業要加快推... |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