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元
從今年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12月10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2020年中國經濟工作作出了明確的部署,那就是全面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務實舉措,確保經濟穩中有進,守牢發展底線。
穩字當頭,這將是貫穿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一條主線。為什么在這個時間節點強調”六穩”,主要是緣于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判斷。從國際經濟形勢看,全球經濟走勢呈現錯綜復雜的態勢;從國內經濟走勢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尚需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在這種背景下,強調“六穩”有著極為明確的指向性意義。
明年中國經濟能否走上“六穩”的道路,國際財經界還有些雜音,但是從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11月份經濟數據來看,已經為明年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剛剛發布的11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從生產來看,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從需求來看,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時隔4個月重返8%的平臺。
11月份喜人的經濟數據凸顯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這也使得我們對于明年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抱有更大的信心。這種信心來自于新基建和新科技兩大基石。
一是新基建動能的催生。在2019年確定為5G元年之后,2020年將是5G基站建設全面鋪開的關鍵一年。隨著5G手機價格的逐漸平民化,5G通訊消費規模將會呈現出幾何級數增長,這種制造與消費共生共長的態勢將會有力地推動明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除此之外,以充電樁建設為代表的新基建將會大大改善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短板,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二是智能化、工業互聯網化帶來的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5G技術的全面商用為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奠定了基礎。隨著國內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和萬物互聯水平隨之提高,其產業化和商業化運營場景迅速擴展,為中國制造從傳統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提供了可能。這種從點到面的技術突破讓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逐步落到實處。
從新基建到新科技,明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更接地氣,這才是我們看好明年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底氣所在。
11:18 | 同力日升與甘肅移動簽署戰略合作協... |
11:17 | 聯環藥業聯合全資子公司擬出資3億... |
11:14 | 人民智媒大模型和“自在”心理疏導... |
11:13 | 依托“認股權” 天津在全國率先探... |
11:00 | 產通鏈CT-CHAIN第三屆生態治理會舉... |
10:58 | 美中嘉和旗下廣州泰和腫瘤醫院成功... |
10:56 | 人民法院案例庫收錄案例數量突破50... |
10:54 | 飛馬國際業績承諾實現議案終獲通過 |
10:52 | 欣天科技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為... |
10:33 | 中化裝備擬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業績... |
09:03 | 華電新能登陸上交所主板 開啟新能... |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