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國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反撲兇猛,海外股市的波動幅度有所加大,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投資者應如何看待?
歐洲處疫情“震中”
海外多國的新一輪疫情到底有多兇猛?從目前情況來看,歐洲無疑成為本輪疫情的“震中”。
歐洲多國近日疫情告急,法國25日新增超過5.2萬確診病例,為疫情暴發以來最高水平。德國總理默克爾26日表示,疫情形勢嚴峻,德國今后幾個月會“非常非常艱難”。此外,西班牙則在稍早之前創下了單日21000人的新增確診紀錄。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表示,上周全球約46%的新冠確診病例和1/3的死亡病例來自歐洲,歐洲無疑正處于疫情“震中”。
新一輪疫情強勢反撲,無奈之下歐洲各國政府重新開始實施封鎖、限制等抗疫措施,以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蔓延。意大利總理孔特表示,從本周一開始,意大利全國所有的酒吧和餐館必須在下午6點前關閉。此外,意大利的體育館、游泳池、劇院和電影院也將關門。西班牙宣布全國宵禁,并啟動了緊急狀態。此外,英國、葡萄牙、捷克等國也在近期推出更嚴格的防疫措施。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美國曾出現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突破8萬。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局長格特里布警告,美國正面臨新一輪疫情暴發,并且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7日11時,全球確診病例增至4344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達115.89萬例。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790萬例。
抗疫還是救經濟?
多國新一輪疫情強勢反撲,海外股市受到“驚嚇”。就在26日,歐美股市全線下挫,其中道指盤中最大跌幅超過3%,標普500下跌1.86%。27日歐洲股市開盤后,英法德股市盤中繼續下挫。在股市經歷震蕩的同時,投資者轉向了債券市場。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下行至0.8%。
股市震蕩加劇,最大的原因莫過于投資者擔心相關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再次影響經濟復蘇。所以,疫情與經濟,這是擺在海外多國政府面前的“選擇題”。記者梳理發現,以歐洲疫情較為嚴重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為例,對比歐洲這些國家第一波疫情和第二波疫情的措施,可以看到雖然新增確診病例屢創新高,但第二波疫情的防控力度還遠未達到第一波疫情時的狀態。孔特就表示,不會實施新的全國封鎖。
有分析人士表示,投資者也應該理性看待新一輪海外疫情,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時候,各國由于缺乏經驗,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蔓延束手無策,導致第一波疫情快速全球蔓延。當前,全球主要國家都積累了一定的疫情應對經驗,經過第一輪疫情沖擊之后,各國都能更好、更堅決地采取疫情應對措施,全球股市、債市、匯市、大宗商品市場也大概率不會再出現今年3月份時的劇烈震蕩。
謹防疫情后遺癥
無論如何,對于部分投資者而言,隨著海外新一輪疫情卷土重來,紛紛開始憧憬央行新一輪的“刺激”。本周,歐洲央行將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盡管海外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認為該行不會立即采取政策行動,但他們確實希望從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那里獲得年底前勢必將提供更多刺激的信號。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聯席首席投資官普林斯認為,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去之后,美國的經濟增長也可能受限,這是因為美國為了在疫情期間刺激經濟增長而不惜擴大預算赤字并大量印鈔。展望未來,美國的財政政策將繼續經濟刺激,這只會助長越來越多的債務,并給匯率帶來壓力。
這時,一些“疫情后遺癥”已經開始顯現。以英國為例,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9月英國政府公共債務規模就增加了361.01億英鎊(約合469億美元)。當前,英國政府公共債務總額已超過2萬億英鎊大關,達到自196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評級機構穆迪此前將英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與比利時和捷克相同的水平。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國的疫情防控情況要好于其他國家,中國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已經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今年以來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首次轉正。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表示,受到海外新一輪疫情沖擊,在進出口方面會有一些結構性的影響,例如在出口上,以針紡織品、醫療設備等與疫情相關度較高的商品,出口仍然具有一定的支撐,但從近期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來看,中國出口價格指數持續上升,主要是由于海外港口庫存仍未完全化解,這可能會影響海運的運量,對出口可能會產生一些擾動。總的來看,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即使存在一些海外輸入型的病例,并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穩步回升的良好態勢。
23:37 | 發力BC技術破“內卷” 隆基綠能預... |
23:37 | 部分原材料漲價 南僑食品多措并舉... |
23:37 | 洛陽鉬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最高達91... |
23:37 | 重要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 揚電科技... |
23:37 | 百隆東方:業績預增主要是訂單飽滿... |
23:36 | CXO行業迎來拐點? 奧浦邁上半年凈... |
23:36 | 27家有色金屬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凈... |
23:36 | 受益制冷劑供應趨緊 多家氟化工上... |
23:36 | 已有323家A股公司披露籌劃2025年中... |
23:36 | 招商蛇口斬獲前海宅地 樓面價創深... |
23:36 | 半導體多細分領域公司中期業績向好... |
23:36 | AI眼鏡市場火熱 產業鏈公司紛紛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