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新
3月1日,鄭州成為第一個取消“認房又認貸”的熱點城市,這是否意味著涉房金融政策基調改變了?房地產調控的基調也逆轉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回溯過去,房地產行業確實出現過過度金融化的跡象。一是開發商缺乏自律,深陷資本逐利,依賴金融杠桿擴張規模,部分房企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動輒就超過80%紅線,為觸發債務違約風險埋下隱患;二是違規資金進入樓市,引發投資投機行為,導致住房偏離“住”的屬性。
政策調控一直圍繞遏制房地產“過度金融化”,最深入的理念是“房住不炒”。2016年以來,監管層以此為主基調推出多種配套政策,連續六年,從未動搖。
近年來,監管部門強化聯動機制,以“政策組合拳”出擊,動態調節金融杠桿,正在改變行業粗放式經營模式,引導地產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住房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個人金融層面,合理控制商業銀行對個人按揭房貸的投放節奏,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落實LPR報價利率等;企業層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降低有息負債增速,合理控制房企負債,明股實債等財務粉飾手段不再能蒙混過關;金融機構監管方面,嚴查經營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持續整治涉房資金亂象。
其結果正如日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所說,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已得到根本性扭轉。
2021年四季度以來,金融信貸政策開始適度放寬。降準、降息、加快放貸、并購貸(不納入“三道紅線”)、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等政策相繼登場。在“因城實策”背景下,多個城市降首付、降利率,繼續激活合理購房需求,化解房企債務風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場預期,帶動了市場筑底修復。
但是,當下多地實施“寬信貸”政策,并不意味著要重走依賴高金融杠桿發展的老路。相反在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前提下,想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需要“穩中有度”調節房地產金融杠桿。
那么,調節房地產金融杠桿如何實現“穩中有度”?
謹防“一刀切”、不因循守舊,以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本源為主線,“適度”為標尺,動態調整。階段性放寬并不意味著大水漫灌和全面放松;去金融化式收緊,“去”的是過高的金融杠桿、違規進入樓市的資金,以及樓市虛熱的泡沫。
底線思維明確,最終目標是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及穩妥實施房地產行業長效機制。在政策堅持連續性、穩定性和精準性的調整中,“穩中有度”從來都是主旋律。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