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兩市小幅高開后,全天保持震蕩格局,成交清淡,全天兩市成交額僅3217.83億元。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09%,報2890.16點,深證成指漲0.27%,創業板指漲0.93%。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可謂正面和負面因素共存。客觀而言,滬指自2440點以來第一階段行情的估值修復,對比歷史已很可觀。當前市場在2900點下方爭奪激烈,短期市場也已進入量縮價穩的新階段。有觀點認為超跌反彈可能已暫告段落,也有觀點認為熱點并未過度降溫。但無論持哪種觀點,后市成長占優是不少機構的共識之一。
兩市縮量震蕩
昨日早盤,兩市小幅高開后,全天維持強勢震蕩格局。總體而言,周二兩市成交稍顯低迷,而代表成長風格的創業板走勢稍強,成為昨日盤面中值得稱道的亮點之一。
截至收盤,滬指報2890.16點,漲0.09%;深成指報8804.32點,漲0.27%;創業板指報1455.75點,漲0.93%。從成交金額方面看,昨日滬市成交1369.35億元,深市成交1848.47億元,兩市合計成交3217.8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繼續縮量。
不難發現,近期盤面的震蕩以及兩市成交額走低表明市場情緒并未出現持續正向改善。一方面,市場整體成交量不振,相較一季度,成交金額明顯量縮,交投意愿顯著回落;不過,另一方面,成交量走低同樣也說明市場進一步向下意愿不足,短期再難出現大幅回撤動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盤中情緒的低迷同樣也意味著中期參與性價比逐步回升,因而后市在量縮價穩背景下行情的持續性或將成為下一階段值得持續關注的焦點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受多重因素影響,指數在2900點下方出現反復以及資金態度謹慎在市場預期之內。一方面,堅信價值均值回歸效應的長線配置者在市場謹慎及估值仍處于歷史底部格局下悄悄布局;另一方面,在后市主線尚未清晰之際,追求絕對收益的中期投資者則并不急于入場,這一分歧使得投資者群體難以形成合力。而近期的震蕩其實也反映出不同市場力量的動態均衡。但經歷此前連續回撤以及橫盤整理,市場短期風險充分消化,市場整體優勢仍舊較為明顯。
因而,針對后市,不少機構強調,在盤面經歷調整后的當前階段,雖然市場整體基調尚未完全轉暖但已至少處在企穩的初期階段,在這一前提下,市場雖仍存在繼續下探的可能,但此時機會大于風險也是不爭的事實。因而當下投資者已可適當積極。
市場底依舊穩固
隨著行情脫離快速下行階段,初步企穩后的市場并未形成持續性熱點。而資金是否愿意再度入場的前提其實正是取決于熱點持續性以及盤面能否再現賺錢效應。客觀而言,在內外不確定因素仍不時擾動A股的背景下,短期市場整體做多氣氛確實較難出現實質性恢復。那么初步企穩后盤面持續回升的力量來自何方?
中金公司在此前發布的研報中表示,按照A股大級別牛熊規律,上證綜指2015年中至2019年初的走勢已經完整經歷了“普跌去估值”、“分化看業績”和“補跌殺情緒”三個階段。而上證綜指2019年初的前期低點已較為扎實,此前日線級別調整走勢,仍可以被看作為對指數長期底部的再次確認。
此外,該機構認為,近期A股市場在風險偏好小幅回升的驅動下出現短暫技術性反彈,中小市值股票反彈幅度較大,創業板綜指漲幅在近期主要指數中居首。從主要指數表現來看,A股震蕩筑底的市場格局并沒有發生變化,但市場整體仍沒有體現出明顯的賺錢效應,配置型投資者和博弈型投資者的行為難以形成共振。進入6月下半月,受市場高度關注的宏觀事件將紛至沓來,這不僅對宏觀配置投資者的市場預期和配置行為產生影響,也對中短期博弈型交易者的風險偏好形成間接影響。因此,在市場整體預期和持倉格局未變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各事件動態,耐心等待不確定性的下降,整體配置上仍應以防御風格和板塊為主。
整體而言,經歷此前調整,在政策預期向好的背景下,后市整體機會大于風險的共識已經形成。從兩市表現來看,雖然在量縮價穩背景下,市場整體基調仍未完全轉暖,但已不乏結構性機會。
把握成長股配置機會
近期,市場在2900點下方爭奪激烈,短期市場進入量縮價穩的新階段。有聲音認為超跌反彈可能已暫告段落,但也有觀點認為熱點并未過度降溫,不過,無論持哪種觀點,后市成長占優都是不少機構的共識之一。
針對后市,農銀高增長混合、農銀永益定開混合基金經理張燕指出,一方面,經過此前調整之后,市場風險在相當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釋放,目前市場整體估值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市場對于悲觀預期給予了較高的風險補償。因此,下半年市場仍有機會,值得期待。另一方面,毫無疑問,科技創新將在經濟增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中長期看好科技產業的投資機會,看好成長股的市場表現。
進一步來看,張燕指出,首先,科技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必將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5月底,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延續對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的稅收優惠,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大力推動信息產業發展。6月初,5G牌照發放。其次,中國科技產業經過多年的歷練,已經能夠實現自主化,同時帶動軟硬件企業業績提升。最后,科創板的推出將提升A股科技股的估值,加之前期的下跌使得部分成長股已跌至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
而從中短期配置層面而言,川財證券同樣強調了優質成長股的配置價值。該機構強調,5G牌照發放、全球流動性預期寬松等有望短期持續提升市場對新興成長行業的風險偏好,這使得5G、芯片、國產軟件、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細分子行業中的優質個股值得中短期重點關注。
23:37 | 發力BC技術破“內卷” 隆基綠能預... |
23:37 | 部分原材料漲價 南僑食品多措并舉... |
23:37 | 洛陽鉬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最高達91... |
23:37 | 重要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 揚電科技... |
23:37 | 百隆東方:業績預增主要是訂單飽滿... |
23:36 | CXO行業迎來拐點? 奧浦邁上半年凈... |
23:36 | 27家有色金屬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凈... |
23:36 | 受益制冷劑供應趨緊 多家氟化工上... |
23:36 | 已有323家A股公司披露籌劃2025年中... |
23:36 | 招商蛇口斬獲前海宅地 樓面價創深... |
23:36 | 半導體多細分領域公司中期業績向好... |
23:36 | AI眼鏡市場火熱 產業鏈公司紛紛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