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9月5日,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滬深北交易所就修訂《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征求意見。此次修訂新增《第三號污染物排放》《第四號能源利用》《第五號水資源利用》三個應用指南。
與首批《指南》側重點有所不同,此次新增的三個應用指南,重點針對相關領域風險和機遇的識別與評估、核算流程與方法、披露要點等重點難點問題,提供細化指導以及參考示例,推動上市公司提升可持續發展意識,促進規范披露。另外,《指南》僅為上市公司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提供參考,不增加額外強制披露要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指南》為上市公司編制ESG報告提供了全面且細致的指導性框架及具體參考示例,有助于增強上市公司ESG意識,提高ESG信披質量和評級,最終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吸引力,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記者了解,后續,監管部門將推進其他重要議題指南的制定工作,逐步實現對《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重點內容的全覆蓋。
為上市公司ESG報告提供參考
新“國九條”提出,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制度。為此,證監會在多年制度建設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實踐的基礎上,于去年4月12日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發布《指引》,并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根據《指引》要求,強制披露主體包括報告期內持續被納入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板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公司,這些企業最晚應在2026年4月30日前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
業內人士表示,《指引》的出臺讓企業可持續披露更加有的放矢,目標更加明確,減少了學習國內國際其他標準的成本。
2025年1月17日,證監會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發布了首批《指南》,包括“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應對氣候變化”兩個具體指南,結合上市公司重點難點問題和現階段實踐,為上市公司提供細化工作指導。
9月5日,證監會再次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發布“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三個環境議題指南,體例結構基本一致,主要包括風險和機遇的識別與評估、核算流程與方法、披露要點等內容,并提供解釋說明和參考示例,旨在為上市公司編制ESG報告提供參考。
本次《指南》修訂詳細解釋相關議題的常見風險和機遇,如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導致的產能限制、化石能源開采難度增加等風險,新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引入水循環利用系統降低廢水排放成本等機遇;并提供披露數據的通用計算流程與方法,包括常見的污染物類型和披露示例、核算能源用量的具體方法和能耗計算公式、取水量和耗水量的計算公式等;同時,細化《指引》要求,明確具體信息披露要點,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減排信息、能源總消耗量、總耗水量等具體信息披露要求。
“在實踐中,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資源利用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最直接、最關鍵,也是最容易受到監管和社會關注的領域,但很多企業在這些議題上缺乏統一的核算口徑和披露方法,導致信息零散、難以對標。《指南》通過明確風險與機遇識別、核算流程和披露要點,為企業解決系統性難題。”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浙江偉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秘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指引》和《指南》有助于上市公司統一ESG報告編制的標準,促進上市公司對ESG報告的認識和理解,并推動企業重視可持續發展工作,據此制定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促進上市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披露質量持續提升
在政策持續引導下,A股公司ESG報告披露質量持續提升,合規性增強,實質性內容增多。
首先,披露率穩步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ESG報告,整體披露率達34.72%,較前兩年提升約10個百分點,另有612家披露社會責任報告。
其次,可持續相關治理進一步夯實。企業逐步從后端披露向前端治理和管理延伸。從披露可持續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看,67.27%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構;63.93%的公司披露戰略信息;44.01%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續相關目標;78.07%的公司開展重要性評估以確定重要議題;93.32%的公司披露了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信息。
最后,披露內容更翔實客觀。99.25%的公司在報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標,其中83.95%披露了25個以上的量化指標。對于國際上重點關注的氣候信息,62.07%的公司披露了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類型,65.90%的公司披露了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3年度的57.53%、2022年度的50.87%顯著提升。披露范圍1、范圍2和范圍3排放量的公司占比分別為59.81%、60.02%和11.37%。24.87%的公司披露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分別有17.05%、15.76%的公司披露了預計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
相關規則出臺既提升了企業ESG意識,也幫助企業明確了披露要點,A股上市公司ESG國際評級明顯提升,獲得領先評級的公司數量大幅提升。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滬深兩市32%的公司MSCI ESG評級有所提升,其中獲得全球領先評級(AAA、AA級)的上市公司家數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2024年的7.2%。
“好的國際ESG評級有助于提升企業的國際形象,增強企業ESG管理能力,促進企業開展國際業務和國際合作,與吸引外資投資有直接的相關性。”程鵬表示。
“對上市公司而言,ESG評級提升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王遙表示,從公司層面來看,評級提升意味著企業在ESG管理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往往伴隨管理體系更加完善、信息透明度提高以及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增強。從市場層面來看,評級提升直接增強了公司對資金的吸引力。從生態層面來看,評級提升帶動價值發現功能的強化。投資者能夠通過更具可比性的評級結果,甄別出治理穩健、綠色轉型積極的公司,從而推動資金加速向高質量企業集中,逐步形成“優化披露—提升評級—促進投資”的良性循環。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